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5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GJB/Z 148-2006《军用电容器选择与应用指南》提出的10℃法则,是表征元件寿命与温度应力关系的简便估算方式,它对于估算实际的使用条件下多层瓷介电容器的长期贮存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列举了国外对于多层瓷介电容器激活能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经典的温度加速模型与10℃法则的关系,证明了10℃法则对于多层瓷介电容器的加速寿命试验的适用性;同时认为根据10℃法则进行贮存寿命试验所得到的结果比使用经典的温度加速模型得到的结果更加可信。  相似文献   
2.
采用复合溶胶凝胶法制粉技术结合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制备了(1-x)BaTiO3-xLiNbO3陶瓷,并对其晶相特征、介电及压电、铁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在1250℃下烧结的陶瓷形成了单一相的钙钛矿结构固溶体,该固溶体在20-40℃之间存在二级相变,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出现异常变化。陶瓷的铁电、压电性能随LiNbO3的加入得到显著提高。LiNbO3加入量为0.005mol的陶瓷压电常数d33为121pC/N,剩余极化强度为2.8μC/cm^2。  相似文献   
3.
采用新型溶胶凝胶制粉技术和传统陶瓷工艺相结合,对(Ba0.9Ca0.1)TiO3陶瓷进行ZrO2掺杂,对陶瓷晶相特征及铁电、介电、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对(Ba0.9Ca0.1)TiO3陶瓷的铁电性能略有改善,Curie峰前移和展宽,提高了介电常数ε和介电损耗tanδ,压电常数d33却降低了。当ZrO2掺杂量为0.14mol时,陶瓷的介电常数有最大值2559.43,介电损耗有最小值0.027,此时压电常数为35。  相似文献   
4.
采用复合溶胶凝胶法制粉技术结合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制备了(1-x)BaTiO_3-xKNbO_3陶瓷,对其晶相特征、介电及压电铁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在1250℃下烧结的陶瓷形成了单一相的钙钛矿结构固熔体。介电常数随着KNbO_3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KNbO_3的加入降低了陶瓷的介电损耗。样品的居里温度也在120℃之间波动。KNbO_3的加入使样品的压电常数d_33值逐渐减小。样品BT的d_33值最大,为140pC/N。样品的剩余极化强度(Pr)随着KNbO_3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由7μC/cm~2降为3μC/cm~2;矫顽场强(EC)随KNbO_3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变小的趋势,样品BT-KN10的矫顽场强(E_C)为4kV/cm。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型溶胶-凝胶制粉技术和传统陶瓷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Ba1-xCax)TiO3(x=0~0.16)陶瓷,并对陶瓷晶相特征及其介电、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1250℃烧结的陶瓷由单一晶相组成,晶体具有钙钛矿结构。其介电、压电特征受CaO加入量的影响显著。当x≤0.1时,陶瓷的介电常数随CaO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并表现出弛豫铁电体的特征,其居里点与纯BaTiO3陶瓷相差不大。当x>0.1时,陶瓷的介电常数随CaO的增加而减小,其铁电性能弱化,但介电损耗较小,介电温度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型溶胶凝胶制粉技术和传统陶瓷工艺相结合,对(Ba0.9Ca0.1)TiO3陶瓷进行ZrO2掺杂,对陶瓷晶相特征及铁电、介电、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对(Ba0.9Ca0.1)TiO3陶瓷的铁电性能略有改善,Curie峰前移和展宽,提高了介电常数ε和介电损耗tanδ,压电常数d33却降低了。当ZrO2掺杂量为0.14mol时,陶瓷的介电常数有最大值2559.43,介电损耗有最小值0.027,此时压电常数为35。  相似文献   
7.
稀土掺杂对BaTiO3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稀土改性BaTiO3陶瓷的相关研究报导,着重阐述了稀土掺杂对BaTiO3陶瓷电阻率和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作为BaTiO3陶瓷常见的添加剂稀土元素,可以降低陶瓷电阻率,开发出BaTiO3陶瓷半导体方面的应用;可以提高介电常数和改善电容量温度特性,使BaTiO3陶瓷满足X7R或X8R特性,可以应用于高压高介电陶瓷电容器。  相似文献   
8.
对多层瓷介电容器(MLCC)产品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时,要求使MLCC的内电极平行于水平面放置。而对于那些无法知道内电极排列方向的"正方形"产品,就很容易漏检。而且,这类产品在做DPA检测时,无法正确地码放也成了一个问题--既浪费了样品又浪费了时间。因此,对于这类的MLCC产品,能够正确地辨认内电极排列的方向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MLCC进行超声波扫描与DPA的对比试验,找到了正确辨认内电极排列的方法,由此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