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二十一世纪新兴的网络技术,它的出现使网络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的研究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针对TDMA,IEEE802.15.4,S—MAC,T—MAC几种典型的MAC层协议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其各自的优点提出将来工作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经典的BDI模型并不能很好地描述Agent的思维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命令的BGC模型,能够对Agent的行为意图和社会属性如命令、义务等进行描述.对群体思维状态进行了分析,构造了一种面向命令和角色的MAS组织结构COS,对角色任务关系和组织形成过程等进行了描述.实际仿真应用表明,BGC模型及COS组织结构能够较好地满足CMAS对灵活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组件冗余备份的前提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连接迁移技术的服务自组织方法。该方法根据服务处理流程将系统组件分解为通信组件、服务分发组件、数据存储组件;备份组件将其生存性信息实时发送给工作组件,并获取最新服务状态列表,当某一组件生存性最高时,根据组件的功能及其在体系结构中的位置,通过多种连接迁移技术进行服务自组织。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生存性计算的有效性;并通过在网络环境中搭建一个Web服务器证明:在攻击情况下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稳态和瞬时的服务可生存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图论聚合度的动态分层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无线传感器网络簇的组成问题及其形式化描述,提出节点聚合度的概念并引入簇首的生成过程,给出一种新的优化路由算法。对算法的设计思想和工作过程,包括簇首的选举与簇建立、簇重组与自愈机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的随机簇首生成算法和最小ID算法相比,该算法降低了簇内节点的重叠度,均衡了网络节点的能量消耗,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基于攻击场景的系统生存性量化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网络系统的生存性,不仅和本身有关,还与系统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通过攻击图确定攻击场景,给出网络系统生存性的量化公式,帮助管理员有效确定影响系统生存性的关键节点,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SPN的信息系统生存性分析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随机Petri网(SPN)的信息系统生存性分析建模方法.首先,将信息系统抽象为请求组件、通信组件、处理组件和存储组件4个部分;其次,将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形式化描述和生存性分析建模相结合,并分别描述了通用信息系统、系统组件失效修复、串联并接、冗余以及具有可生存属性组件的随机Petri网建模方法.从而对系统形式化描述的同时对系统生存性能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仿真实验证明基于SPN建模方法分析信息系统生存性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为可生存的信息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连通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学清  杨永田 《计算机工程》2006,32(9):36-37,40
通过把复杂的连通问题逐步化简,并利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和几何证明。采用几何理论和数学归纳法的思想,从拓扑学的角度给出了传感器区域的一种网格划分方法。最后从理论上给出了在一个实现完全无缝连通的传感器区域内最少衙要多少簇首的解析表达式,即从理论上解决了把整个传感器区域至少划分成多少个簇才能实现完全无缝连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林蔚  杨永田 《电子技术应用》2006,32(2):53-55,64
分析了动态路由协议DSR的不足,在按需路由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多路径多切换路由结构模型,并提出快速切换路由协议。仿真试验表明该协议在平均延迟、控制包数量以及包成功传递率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重依赖关系的传递闭包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通过改进Warshall-Folyd的算法,提出了一种依赖传递闭包算法和相应的动态闭包算法,其核心思想是依据依赖关系的分类和性质,定义关系矩阵和运算算子,使算法能解决选择依赖关系,并能表达直接、间接和选择三种依赖关系;同时,所提出动态算法能够运行时根据问题规模动态添加关系元素和依赖关系,解决在基本关系原则和部分关系集上求取闭包的问题。结合安全通用标准CC中关于组件间依赖关系的规定,给出了本文所提出算法的一个实际应用,表明算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层次结构的信息安全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论文提出了一种包含管理因素在内的模糊风险评估模型。采用了ISO17799国际标准作为风险的分类标准,以多层分析的模糊逻辑为模型,同时考虑到安全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引入了关系矩阵,实现了安全评估综合决策。通过使用三层结构将复杂关系分解为由局部简单关系构成的递增层次结构关系,同时,考虑到评判打分的主观性,制定了七种评判准则及其到评判集元素间的映射关系,增加了评判的客观性。总之,所提出的模糊风险评估模型是有效而实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