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0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地应力模拟技术研究断块区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茵  黄伟 《特种油气藏》2006,13(6):55-60
应力场数值模拟不仅能够重塑出不同阶段地应力场,而且还可以定量一半定量地预测破裂的发生、裂缝的方向和密度,进一步探讨时间和空间上油气运移的规律,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必要的依据。本文以大庆萨北开发区北二西断层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了流体运移势场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流体运移与构造应力的关系、裂缝形成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确定了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区域,为油田注采系统的设计、部署和油田开发及措施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防治甘薯麦蛾的有效药剂,田间试验测定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3种生物农药和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3种化学农药对甘薯麦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农药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控虫效果和保叶效果均最好。药后1 d、4 d、10 d防效分别为90.92%、91.99%、93.05%;药后4 d、10 d的保叶效果分别为88.15%、90.89%。化学农药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对甘薯麦蛾的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农药残留及其清洁生产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农药残留污染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并影响农业的对外贸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农药残留的现状、农药残留的污染源及其产生原因,概述了当前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的先进技术与方法.提出了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清洁生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大庆油田萨北地区北二西萨Ⅱ7+8的构造和储层特征,建立了研究区地质概念模型,并选用二维弹性静力学模型,建立了研究区古应力场和现代地应力场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分析了研究区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和剪应力的分布特征。建立了流体运移势场数学模型,阐述了应力场对流体运移的作用,为在四维空间探讨油气运移规律,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殷农  董丹申  殷茵 《建筑学报》2003,(11):38-40
本文分析了浙江大学高等数学研究所的设计理念,以"顺应环境,把握时代"为依据,指出现代科研建筑的设计方法,最后产生全新概念的设计作品.对现代科研建筑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清洁生产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由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确立,有了新的审计评价的考虑因素。可持续发展使得清洁生产审计方案评估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文章试就清洁生产方案的审计评估的调整完善与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陈新民  梁柱  殷茵 《河南石油》2007,21(4):36-39
在小层划分对比和渗流屏障纵横向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将温西3区块三间房组S1-S3砂组储层划分为161个单砂体,用测井解释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了所有单砂体中各井点的流动层带指标(IFz)。统计结果表明,岩心分析渗透率-孔隙度数据点大致可分为三个群体,而IFZ值也可分为三个区间,分剐对应于差、中、好储层;JFz属于不同区间的储层,其物性、渗流特征显著不同。根据JFz值,在161个单砂体中共划分出三类(Ⅰ、Ⅱ、Ⅲ)流动单元289个,并阐述了各类流动单元的物性和平面分布特点。结合动态资料,分析了各类流动单元的注水开发效果和剩余油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现代测试仪器,对商业名为"金丝玉"的样品矿物学特征及颜色成因进行了研究。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结果显示"金丝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X射线荧光光谱揭示"金丝玉"中含有Al、Fe、Mg、K、Mn、Na、Ti和P等元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金丝玉"为微米级石英构成的集合体,其红色调可能由Fe的均匀分布导致;能谱分析结果显示"金丝玉"样品含有微量的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表明,Fe主要以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形式赋存在"金丝玉"中,二者的联合作用致使样品呈褐红色调。  相似文献   
9.
在考虑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耗散的作用下,对热流体在地层中的不稳定渗流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维能量守恒方程,引入地层热力长度的概念,它表示的是考虑地层热损失时,注热的有效利用程度;确立了地层热力影响周期的概念,即地层温度下降幅度为一个对数周期地层受热力影响的长度。引入无量纲对流速度准数、无量纲注入速度准数、无量纲时间准数的概念,这些准数有益于分析地下热力场的分布和变化。数值计算表明,在没有对流影响的情况下,存在一个相对恒定的热力影响周期,即注入热载体的波及范围(或波及长度);而热对流作用的存在,将显著地增大热力波及范围,从而提高热力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从多孔介质孔隙分布特征与水驱油微观机理出发,针对具单峰对数正态分布特征的孔隙结构,给出了一种可以定量描述油水在原始状态下以及水驱过程中的微观分布及其变化的方法。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真实地揭示出水驱油过程中波及系数与油水微观分布及其变化的关系,并可推广应用到具双峰甚至多峰分布特征的孔隙结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