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Fe3O4被认为是一种储锂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目前仍存在导电性差和充放电过程体积膨胀问题。文中以L-精氨酸、对苯二甲醛和九水硝酸铁为原料,通过溶剂热反应得到铁离子掺杂L-精氨酸聚合物(W-Fe3O4@NC precursors),随后高温热解制备了杨梅状碳包覆四氧化三铁(W-Fe3O4@NC)复合负极材料。对W-Fe3O4@NC的形貌、表面化学结构、孔隙率和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得益于独特的杨梅状形貌、有益的氮掺杂、高度分散的Fe3O4纳米微粒和均匀的碳包覆,W-Fe3O4@NC在1 A/g电流密度下循环800圈后比容量高达815.1 m Ah/g,在5 A/g的大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仍保持在232 mAh/g,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显著优于纯碳材料(NC)和市售Fe3  相似文献   
2.
为了制备具有胺基利用率高、结构稳定、使用方便的Cr(Ⅵ)吸附材料,以聚乙烯亚胺(PEI)为胺基改性剂,具有类海绵多孔结构的灯芯草(JC)为支撑基材,将吸入JC的PEI通过环氧氯丙烷原位接枝于其纤维表面,获得可整块使用的多孔吸附材料(PEI-JC)。采用元素分析、SEM、FT-IR、XPS表征PEI-JC的组成与结构,分析PEI-JC对Cr(Ⅵ)的吸附机理。考察PEI浓度、溶液的pH、Cr(Ⅵ)浓度与共存化合物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0%的PEI所制备的PEI10.0-JC,在30℃与pH为2.0的条件下,其Langmuir模型的最大吸附量为474.6 mg·g-1;PEI10.0-JC可将含各种共存化合物溶液中的Cr(Ⅵ)从10 mg·L-1降至排放标准(0.5 mg·L-1)以下;PEI10.0-JC可重复使用,其结构在吸附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变化;吸附与还原作用是PEI-JC去除水溶液中Cr(Ⅵ)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4.
首先分析模板工程造价构成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计算模板材质、模板价格、模板周转次数、一次摊销量这四个影响因素对模板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模板工程造价对模板材质的敏感性不大,对模板价格、周转次数、一次摊销量敏感性较大且相当,进而提出增加模板周转次数、精确计算模板工程量等模板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选取药食两用植物牛大力,超声辅助提取,探究其总生物碱的工艺,并分析总生物碱的抗氧化活性。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g:100 mL,提取液pH值为1,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总生物碱提取率为2.894 mg/g;所提取得到的总生物碱对DPPH·、·OH、ABTS+·3种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63.89、39.75、94.48μg/mL,且总生物碱对三价铁的还原能力与浓度成正相关,结果表明总生物碱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结果将为牛大力中总生物碱进一步在食品中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