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昆 《山西建筑》2010,36(28):293-294
结合桥梁工程检测实际,对桥梁检测技术和安全状态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结构安全检测理论、有限元方法和ANSYS数值模拟,对云南省曲靖市内的某大桥进行承载力鉴定试验,并进行安全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该桥的工作状况进行安全评估,提出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已建成运行的水工隧洞中,其病害主要为渗漏水、衬砌裂损与洞径收敛变形,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对主要病害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治理技术及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3.
刘伟  潘昆  田嘉  杨祥楠 《规划师》2015,(1):245-248
新型城镇化战略为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指明了方向,给城市近郊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我国的规划研究和建设实践均未真正突破城乡二元的定式,乡村在城镇化过程中依然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从产业发展和村民就业等方面出发,通过分析城市近郊不同区位的乡村与邻近城市地区的相互关系,总结出休闲农庄型、产业互补型和城镇发展型3种典型的城市近郊乡村发展模式,并分别编制乡村发展导引示例,以期为类似乡村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策略指引和设计范例参考。  相似文献   
4.
潘昆  杨祥楠  王林申 《山西建筑》2011,37(19):16-17
针对天津海河下游段居民知水而不近水、临水而不亲水的突出问题,分析了现状功能结构存在的弊端,从客观的经济需求、城市建设的需求、政策导向影响下的需求入手,发掘海河下游规划开发的迫切性,并从当地滨水地区的现实入手,探讨如何处理好规划与开发的双重问题,提出以策划理念为先导、规划控制贯彻始终、区域层面和细节处理兼顾的思路,解决未来规划开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而实现市民与水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旗山煤矿中央风井风机电动机原启动方式存在的弊端,阐述了该矿应用串级调速技术的原因,串级调速的适用范围、结构特征、工作原理、系统特点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旗山煤矿中央风井风机原启动方式存在的弊端,阐述了该矿应用串级调速技术的原因,串级调速的适用范围、结构特征、工作原理、系统特点和应用效果。应用串级调速技术对风机进行技术改造后,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和可靠性,减少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基于济南历史文化空间视廊的特殊性,指出了现有规划中空间视廊保护与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从现状遵从、制度羁束、意境传承与科技推动四个方面作了具体分析,以寻求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方法对历史文化空间进行更好的保护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飞机使用的电磁活门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且可靠性高等。文章基于Maxwell电磁力仿真计算、ANSYS Workbench强度仿真、模态仿真和随机振动仿真等,为电磁活门设计了合适的结构,给出直动式电磁活门的计算和仿真方法,并提出电磁活门设计的一般原则,以期为后续直动式电磁活门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帆  潘昆 《治淮》2006,(11):73-74
一、水利工程档案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水利工程技术档案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真实记录了工程规划、可研、立项、设计、施工、竣工等建设全过程,是全面鉴定工程质量、进行工程验收、对水利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和维护的重要依据。如竣工图是工程建设最终实际情况的反映,是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工程维护必不可少的依据;而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其他档案资料在工程管理和防汛抗旱等工作中也是领导决策的依据。因此,健全的技术档案对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GaAs脊形量子线结构的MBE生长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报道了非平面衬底上分子束外延生长GaAs脊形量子线结构的实验研究.已成功地在GaAs(001)刻蚀条形衬底上生长出了由(111)面和(113)面构成的两种脊形量子线结构.本文讨论了非平面衬底上MBE生长脊形结构的形成机制,认为在一定的生长条件下,脊形结构的表面取向是由两个原始交界面上生长速率的相对差异决定的;而生长速率的差异是由表面再构的不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