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信通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是受国家电网SG186工程的启发(SG186中"1"是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统一平台,"8"是公司系统管理需求所使用的8大业务应用系统,"6"是6个信息化保障体系),根据渭南供电局信通中心的实际需求开发的内部综合业务系统。该系统开发平台采用ASP.NET,语言选用C#,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将渭南供电局信通中心自2000年以来逐步开发的7大业务系统重新开发并集成起来,实现单点登录。登录统一平台后可同时访问多个子系统,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解决繁琐的登录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集成电路制程趋于极限,登纳德缩放定律逐步失效,芯片的功率密度逐渐提升,尤其是在5G、物联网以及高性能计算快速发展的驱动下,单芯片面积也在增大,热耗散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冷却方式已无法保证芯片的可靠工作.将热沉制备在芯片内部可以避免封装材料的导热热阻和多层界面热阻,提升冷却性能和冷却效率.学术界针对芯片的嵌入式微流体冷却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提出新型通道结构设计方案,包括平行长直通道、歧管通道、射流通道等.旨在于优化泵功和热阻,在小压降下实现高效冷却.然而,随着芯片面积的增大,在限域空间实现高效冷却将更加困难,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限制了嵌入式液冷的大规模商业化使用,目前在实际IC芯片内演示的冷却方案验证了嵌入式冷却的性能,但复杂度高,兼容性差,冷却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3D封装架构下,需要提出兼容小型化、高密度封装的通道结构,通过协同设计,在保证电学互连的前提下实现层间冷却.在优化通道结构设计的同时,还需要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提升嵌入式微流体冷却的工艺可靠性和长期工作可靠性,才能推进嵌入式微流体冷却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微系统技术是后摩尔时代延续摩尔定律重要的解决途径,能够满足电子装备对小型化、多功能电子系统的迫切需求.由于国内外基础工业条件及布局存在较大差异,无法将国外微系统技术路线全盘复制,应立足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及封测产业的现状,走适合中国国情的自主可控技术路线.本文从微系统产品设计、制造及测试的研制流程出发,重点对微系统设计仿真、先进封装和集成测试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形成了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解决思路,并提出了微系统的未来发展预判.  相似文献   
4.
研究面向文本的事件信息抽取工作,建立一个事件信息抽取系统。该系统首先过滤包含关键字的原始语料;然后采用层次聚类(Hierarchical,HCL)和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抽取事件信息,得到最初的模式;最后通过是否包含关键字进行模式获取,进而提取信息,最终得到事件要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