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无线电   8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在小型提升管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考察了剂油比对产品分布和裂化气组成影响。結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剂油比的增加,裂化气、汽油、轻质油产率以及转化率和焦炭生成量均有所增加,而重油和柴油产率减少;裂化气中各组分含量增加(以进料为基准),其中C_3~=和C_4~=烯烃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1.前言在设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时,关系到简便化、高速化及器件的超高密度的多层布线的研究在国内外均很重视。目前,把常用的钼单层布线应用于多层布线时,由于物理化学的和电气性质的不稳定而给可靠性带来了许多问题,它的适用性看来还有问  相似文献   
3.
建立石油和石油化工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管理数据库,可实现标准信息的资源共享。标准管理数据库(母库)由两个子库组成。在子库(1)“标准统计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子库(2)“标准基本信息数据库”,形成了完整的标准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首次实现了对石油和石油化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智能化管理,具有信息完整、查询快捷、更新方便、子库之间可以相互链接使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重油催化裂化取热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重油催化裂化取热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取热技术主要分为内取热技术和外取热技术,内取热器有垂直盘管式和水平盘管式,两种,工业化的内取热技术始于60年代,属稀相输送,因其磨损严重,运行寿命短,因而出现了外取热技术,现在工业应用的外取热器有上流式,下流式,气控式,返混式等,尽管各种类型的取热器有其自身的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抚顺石油学院新开发出的输送管路式取热技术在平衡两器过剩热量的同时能有效地优化反应系统操作,实现再生温度,高剂油比,高原料预热温度的、三高”操作,可提高转化率,掺渣比,改善产品分布。  相似文献   
5.
集电极扩散隔离器件——在把双极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化时的最大障碍是隔离,这种结构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隔离所需的面积。集电极扩散隔离(以后缩写成CDI)的特点是把集电极的引出区同时也作为隔离区使用。与过去的晶体管相比,有如下几个不同点: 1) 过去的集电极是使用n型外延生长层,而CDI只是使用n~+型扩散隐埋层。 2) 基区层过去是在集电极n型外延层上做P型扩散形成的,而在CDI结构中却是  相似文献   
6.
采用反相气液色谱技术,用甲苯将沥青溶解后均匀涂渍在担体上,作为固定相,在实验条件下,测定分析物质(苯酚)在各种沥青柱上的相对保留时间随吸氧老化时间的变化,分别用差值法、全面积法和老化特性指数法快速评价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国产石油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并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直观、样品用量少、评价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现性好等优点,是一种快速有效地评价沥青抗老化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冰点降低法测定渣油和沥青分子质量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实测了4种减压渣油、4种由减压渣油裂化不同时间所得到的裂化残渣油和6种裂化瓦斯油、3神柴油和8种连续吸氧氧化不同时间的氧化柴油试样的分子质量。测定结果与蒸汽压渗进法进行了比较,相对误差<10%。进一步证明冰点降低法测定渣油及沥青的分子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选用大庆减压渣油和单家寺、欢三联及胜利直们沥青为试样,考察了冰点降低法(Cryosoopy)测定渣油和沥青分子量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测定分子量数据的标准偏差小于65,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小于10%;与蒸汽压渗长期透法(VPO)相比,测定分子量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10%。可用于测定渣油和沥青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9.
亓玉台  王凤秀 《炼油》1998,3(3):53-58
本文在20 ̄80℃、0.11 ̄0.25MPa氧压、无光照和Cu催化条件下详细考察了大庆直馏柴油(SRDF)和焦化加氢柴油(HCDF)的吸氧氧化性能及其在吸氧氧化中物化性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吸氧反应温度的升高或氧压的增加,柴油样品的吸氧量、吸氧反应总包速度常数和总包最大吸氧量增加;随吸氧量的增加,柴油样品的酸度和正守不溶物增多,颜色变深;在相同的吸氧氧化条件下;HCDF的吸氧量明显高于SRDF  相似文献   
10.
测量了金-锗-镍(Au-Ge-Ni)对掺杂浓度高于~10~(17)-10~(18)厘米~(-3)的n型Al_(0.4)Ga_(0.6)As及P_(0.4)和GaP的接触电阻率。在热处理之后Au-Ge-Ni对这些材料呈现欧姆接触特性。也研究了Au-Zn及Al对载流子浓度为~2×10~(19)厘米~(-3)的P型Al_(04)Ga_(0.6)As、GaAs_(0.6)P_(0.4)和GaP的接触电阻。Au-Zn接触可应用于这三种P型材料,但Al接触材料仅推存使用于P型GaAs_(0.6)P_(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