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能源动力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副瓣对消技术是雷达抗有源压制式噪声干扰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干扰环境下雷达最大探测距离。文中通过介绍副瓣对消的工作原理,从辅助天线设计、对消样本选取、主辅通道一致性三个方面分析副瓣对消的关键技术,结合抗干扰试验的常见问题,给出时序对齐、全量程噪声分段采样等解决方法,并分析现有副瓣对消性能指标的局限性,提出新的副瓣对消性能指标,并对指标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十二种矩形流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数学模型。基于对这些模型的计算结果,作者分析了各种空气集热器的热性能,详细比较了每种空气集热器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深圳某企业实际冷热负荷分布,计算,比较了热电分户,热电联户,冷热电联产三个不同供能方案的一次能耗和经济性。本文认为,从经济角度看冷热电联产是较具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4.
电力调峰与空调蓄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恩堂  孙宏源 《制冷》1994,(2):34-37
本文在简要介绍电力系统的峰谷问题和空调蓄冷技术之后,对空调蓄冷进行了一些技术经济分析,认为空调蓄冷从能源利用角度看是合理的,对电力用户是经济可行的,对电力供应亦有巨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CAO垃圾焚烧系统热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CAO垃圾焚烧系统的两个燃烧室划分为:加热干燥区(A)、热解气化区(B)、残碳燃烧区(C)、可燃气燃烧区(D)。用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法,建立了A、B区中垃圾升温的传热模型;用不规则孔隙网络法,建立了B、C区中碳的气化和燃烧反应模型;用均相动力控制反应模型,分析了D区中多种化合物燃烬规律。最后讨论了CAO系统稳定燃烧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冷,热,电联产系统的能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恩堂  孙宏元 《制冷》1995,(3):25-31
本文首先探讨热电联产相对于热电分产的热力学优势。然后分析冷电联产与电动压缩制冷相比一次能耗较高的原因。最后针对某企业实际冷、热负荷分布,比较了热电分产、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产三个方案的一次能源消耗量。本文认为:由于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系数较低,冷电联产或冷热电联产还不具备热力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各种电加热热水装置(包括分散的,集中的,利用太阳能的,利用空调系统余热的等)的特点,结合一实例进行了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本文认为,在有条件的地方利用太阳能或利用空调系统余热(以集中加热辅助)不仅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也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用电制备热水的几个方案及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恩堂  李军 《节能》1997,(2):7-11
简要介绍了几个用电制备生活热水的方案,结合一实例进行了简单的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在有条件的地方利用太阳能、利用冷水机余热,或安装蓄热的空气热源热泵热水装置,在技术上、经济上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王恩堂  孙宏元 《制冷》1996,(1):64-68
本文根据深圳某工业企业实际冷热负荷的分布,计算、比较了热电分产、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产三个不同供能方案的一次能耗及经济性。本文认为,在电价较高的地区,如果企业的冷、热、电负荷较大且较稳定;实行热电联产或冷热电联产不仅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可能是合理的,经济上也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双流程空气集热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种参数对效率的影响,并对集热器流道尺寸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