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5篇
建筑科学   7篇
无线电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预应力筋的应力和二次效应是体外预应力梁设计中的两个关键因素,采用粘性折减系数法计算体外预应力筋的应力,同时考虑二次效应的影响,通过梁截面的应力-应变关系,推导出体外预应力梁极限状态下抗弯强度的计算公式。整个计算过程简单,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为体外预应力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假设损伤变量D服从二参数的Weibull分布,建立一种新的损伤模型,推导出本构方程,并将其运用到硫酸盐侵蚀后砂浆的性能研究.大量的试验证实了假设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降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应变传感器的应变灵敏度是解决传感器量程小、无法监测大应变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了监测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变化,提出了螺旋倾斜式光栅复合技术,建立了光栅实测应变与试样实际应变间的理论关系,在不同螺旋倾角下进行了光栅应变灵敏度的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光栅应变灵敏度,增大光栅应变测量量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4根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体外预应力加固试验,对预应力加固连续梁的裂缝、挠度、承载力等受力性能进行研究,提出预应力加固连续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对预应力加固连续梁的计算进行了分析。试验证明: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能使其刚度和抗裂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并能有效地提高加固梁的受弯承载力;加固梁混凝土强度等级、预应力筋的线形、施加预应力大小和二次效应的作用对预应力加固连续梁极限抗弯承载力都有较大的影响,预应力加固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建筑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内容覆盖面广、难度大,而非结构专业的学生的结构意识相对薄弱,二者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课程教学效果。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应用团队式教学模式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建筑结构"课程进行系列探讨,为提升非结构专业学生结构素养及工程应用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再生粗骨料替代率、不同配合比、不同矿物掺和料为主要因素,通过试验,制作了几组再生混凝土试块,利用NEL法对试块进行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测定,以考察这几个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试块的氯离子渗透系数增大;三种矿物掺和料均降低了再生混凝土试块的氯离子渗透系数,其中以硅灰效果最好,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的效果相差不多;随着水灰比的增加,矿物掺和料对减少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系数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南宁味精厂废水治理站土建工程的设计进行了总结.对圆锥型水池在各种作用效应的组合设计、圆柱与圆锥相交处的节点简化、长壁圆水池的计算、高压缩性及低承载力的粉土地基处理等进行了论述与探讨;总结了圆锥型和长细比较大的圆柱型污水池的计算步骤、内容及方法;介绍了直接支承于地基上的圆锥型水池利用浆砌片石做底模的施工方法和采用现场脚手架圆钢管挤密加固地基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框架结构与桩基刚度比改变对结构和桩基的水平地震响应的影响以及刚度比的合理取值区间。建立了桩-土-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三维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框架结构与桩基不同的刚度比对桩-土-框架结构水平地震响应的影响,绘制出桩基和框架结构的最大水平地震位移响应相对于刚度比的曲线,得到桩基和框架结构的最大水平地震位移响应相对于刚度比的变化规律。最后得到框架结构与桩基刚度比合理的取值区间为[0.15,0.24]的结论,同时指出存在最优刚度比。  相似文献   
9.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分析了当前土木类本科院校生产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桂林理工大学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实施以“全程互动”为主线的培养模式,通过加强“两支队伍”和“两个基地”建设,增强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创新能力为目的,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理顺混凝土结构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对实验教学方法、内容、过程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尝试和探索,通过实验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出了培养符合创新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混凝土结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