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无线电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智能配电网对故障检测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区域纵联保护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流程,研究了区域纵联保护范围的划分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纵联保护关联域的在线确定方法。采用节点—支路关联矩阵描述网络拓扑结构,由当前拓扑生成变换矩阵,通过对2个矩阵进行相乘运算可得到节点邻接矩阵。对邻接矩阵进行分析,可快速、可靠地确定出区域纵联保护范围,以及各保护范围所对应的关联域。此外还讨论了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对区域纵联保护关联域确定方法的影响。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电磁式PT铁芯的磁通-电流特性曲线通常基于试验测得的伏安特性数据,对待拟合参数进行最小二乘估计获得。由于试验样本数据较多,采用传统的牛顿法求解存在雅克比矩阵规模较大、受初始值影响较大、迭代计算可能无法收敛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一般多项式和正交函数系的待拟合参数复合求解方法,使雅克比矩阵规模仅与待拟合参数的数量有关,与试验样本数据的数量无关,可有效控制求解迭代过程中雅克比矩阵的规模,从而提高了计算效率,保证了迭代的收敛性,使整个计算过程更加稳定。算例仿真验证了该复合求解方法能够简化计算过程,且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在试验数据量较多的情况下更能突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智能配电终端(SDTU)分散安装于智能配电网的各测点处,完成数据采集、分布式故障检测、自愈控制、通信、与高级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等功能,是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描述了SDTU的功能,提出了具有分层特点的通用结构设计,基于IEC 61850标准的要求对SDTU进行了标准化建模,重点介绍了区域纵联保护功能和孤岛检测功能的模型,对新增逻辑节点和数据类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SDTU完整的功能模型,并用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对SDTU的逻辑设备配置情况进行了描述,为设计开发标准化的SDTU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压变化量幅值比较的智能配电网故障方向元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包含分布式电源智能配电网中故障方向的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变化量幅值比较的故障方向检测元件。该元件根据不同位置故障下电压变化量的分布特点,通过比较保护安装处母线电压变化量与定义的工作电压变化量的幅值大小判断故障方向。考虑到智能配电网系统阻抗、线路阻抗和负荷阻抗角度变化范围较大的特点,研究了工作电压变化量中整定阻抗幅值和角度的取值原则,针对不同的阻抗特征,采用不同类型的判据配合工作,以提高故障方向元件的可靠性。DIgSILENT仿真验证了基于电压变化量幅值比较的故障方向检测原理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飞轮储能作为适合大容量存储的一种形式,是解决能源瓶颈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能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飞轮储能技术的储能原理和基本结构,基于双闭环控制策略设计了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策略,并在Matlah/simulink平台中搭建了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系统的关键参数特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