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模弯曲圆波导模式耦合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耦合波理论,波导轴线采用常规圆弧弯曲和改进的正弦弯曲结构,对TE01—TM11模式变换器进行全面优化分析,计算中考虑了多模、反向波、金属壁所带来的欧姆损耗以及相位重匹配等因素.以正弦弯曲设计的Ka波段TE01—TM11模式变换器的转换效率达到99%,带宽超过32%,并得出常弯曲结构中波导半径、波导曲率、变换器长度和转换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长距离泵站引供水工程通常由取水建筑物、泵站、引供水流道、调压设施、闸和阀类设备、高压供电系统、控制和监测系统组成,输水距离通常超过10km,涉及的水工建筑物及机电设备较多,工程首次试运行时需要协调的事项较多。文中根据多个泵站引供水工程的设计和试运行过程中出现过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总结了适合于泵站引供水工程试运行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淮北市濉溪县油榨水厂工程设计供水规模2300m3/d,解决当地3万人安全饮水;设计确定了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除氟系统设计和水厂设计等合理新颖。  相似文献   
4.
邓学Jing 《华中建筑》1995,13(4):53-56
该文利用灰色控制理论的五步建模法建立了城市房地产开发的宏观控制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的传递函数和反馈环节的运算以及系统动态品质分析,使该油象系统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于连续波微波管测试和脉冲调制器中冷阴极撬棒管的工作原理,它能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储能电容上的能量,保护行波管或多注速调管的安全工作,还给出了用脉冲变压器触发和自触发形式的两种基本电路。  相似文献   
6.
低温辐射供热电热膜的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辐射供热电热膜系统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以电力为能源,通过红外线辐射传热的供暖新技术,具有节能,节地,节水,无烟尘和噪声污染等优点,是传统供暖系统的更新换代,对开拓电力市场促进电力增供扩销,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线性理论对Ka波段工作模式为TE01模的回旋行波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了介质加载条件下工作和寄生模式的传播损耗,以及不同传播损耗下工作模式的起振电流;对不同介质加载条件和工作电流,给出了3个主要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确定了介质加载厚度以及相对介电常数等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优化得到的介质加载条件下,寄生模式在其各自振荡频点的单位长度传播损耗大于抑制各寄生模式返波振荡所需最低损耗值要求;工作模式起振电流大于设计所需工作电流;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大于设计的介质加载段和未加载段长度;设计的介质加载参数能够满足抑制工作和寄生模式自激振荡的要求。利用优化设计的高频结构及介质加载参数,进行了整管热测实验,得到了输出功率160kW,饱和增益40dB,效率22.8%以及3dB带宽5%的回旋行波管。  相似文献   
8.
邓学  罗勇  鄢然  蒋伟 《微波学报》2012,28(3):70-73
电子枪低频振荡对电子注速度零散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磁控注入电子枪中低频振荡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分析简述了电子枪中低频振荡的形成过程以及束缚电子对电子枪区空间电势的影响。利用PIC(粒子模拟)编程分析了电子注电流对低频振荡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改变绝热压缩区的磁场分布,达到抑制低频振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风洞用于空气动力学的模拟试验,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获取风洞试验数据。从实验设备、测量模型、实验系统和实验步骤等方面对低速风洞静态压力分布实验进行介绍。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以先进的智能压力扫描阀测量仪器为主体,能快速提供实验数据报告及图表,实现高精度、高速率、多通道、高稳定性的压力数据的采集。  相似文献   
10.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和盆地分析方法,对南盘江盆地含锰建造形成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含锰沉积建造类型等进行研究.将南盘江盆地的发展演化划分为D1—P1和P2—T3两个阶段.指出南盘江盆地内的含锰沉积建造形成于中泥盆世至晚泥盆世早期和中三叠世拉丁期,并划分含锰沉积建造的几种类型.建立老龙、斗南和白显3个典型优质锰矿床的成矿模式,提出2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