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80篇
建筑科学   13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穆斯堡尔谱研究了在非还原气氛中烧成的C_4AF单矿物和水泥熟料中铁的价态和配位状态。认为铁均以三价离子存在,具有畸变的四面体和八面体配位,Fe_(Dct)~(3+)和Fe_(Tet)~(3+)的数量比大于1。在水泥熟料中的C_4AF比C_4AF单矿物具有较大的水化活性。在高铁水泥熟料中,C_4AF的适宜含量为30~60%。  相似文献   
2.
PZT/Si界面氧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俄歇电子能谱深度剖析和线形分析研究了PZT/Si界面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PT/Si样品的热处理过程中,环境气氛中的氧可以透过PZT薄膜层扩散到PT/Si界面,并与硅基底反庆形成SiO2界面层,界面氧化反应由氧在PT层和SiO2层中的扩散过程所控制。  相似文献   
3.
The hydration properties of cement-GGBS-fly ash blended binder and cement-GGBS-steel slag blended binder were compar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dration rate of cement-GGBS- steel slag blended binde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ement-GGBS-fly ash blended binder within 28 days, but lower than the latter after 28 days. The hydration of cement-GGBS-steel slag blended binder tends to produce more Ca(OH)2 than the hydration of cement-GGBS-fly ash blended binder, especially at late ages. Cement-GGBS- steel slag mortar exhibits higher strength than cement-GGBS-fly ash mortar within 28 days, but at late ages, it exhibits similar compressive strength with eement-GGBS-fly ash mortar and even slightly lower bending strength than cement-GGBS-fly ash mortar. Cement-GGBS-steel slag paste has finer early pore structure but coarser late pore structure than cement-GGBS-fly ash paste. Cement-GGBS-steel slag paste can get satisfied late pore structure and cement-GGBS-steel slag mortar can get satisfied late strength as compared with pure cement paste and pure cement mortar,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4.
在模拟井下环境中堵剂的结构形成与失效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XRD,TG和SEM-EDS等研究了在模拟油井深处温度,压力条件下养护的G级油井水泥和YLD型堵漏剂浆体的水化产物和显微结构。在高温高压动态养护条件下,硬化水泥浆体内部存在大量CSH凝胶和Ca(OH2)晶体,而堵漏剂浆体的主要水化产物是CSH凝胶。在钢管-浆体界面,虽然水化程度更高,但CSH凝胶和Ca(OH)2晶体的量却很少;主要的水化产物是钙矾石和水化钙黄长石。界面处的显微结构也比浆体内部疏松。这表明在钢管-浆体界面处存在严重的溶蚀现象,导致水泥浆体很快损失胶凝性,这可能是水泥基堵剂失效的主要原因。堵漏剂浆体的溶蚀速率小于油井水泥浆体,其溶蚀表面可发生再水化过程,新生成的CSH凝胶具有修补受损界面的“自愈”作用,使堵漏剂浆体与钢管的粘结作用得以维持,从而延长堵漏剂的有效使用期。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混凝土绝热温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不同粉煤灰的掺量和不同水肢比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和胶凝材料水化速率的发展规律.方法 利用混凝土绝热温升仪测试混凝土绝热温升.结果 在水胶比0.53条件下,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下降;在水胶比0.25条件下。绝热温升值先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掺量达40%以后绝热温升值开始下降。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水化速率峰值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下降.结论 粉煤灰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受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共同影响,低水胶比条件下只有适当增加粉煤灰的掺量才能降低粉煤灰混凝土的绝热温升;高水胶比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的绝热温升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预测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可能性.方法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分析模型,利用开裂概率和临界开裂风险来分析与预测混凝土结构早龄期的开裂情况,并将分析模型在混凝土挡土墙工程中应用.结果混凝土挡土墙分析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应用开裂概率和临界开裂风险来分析与预测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可以优选混凝土材料的组成,尽量减少混凝土结构早龄期的开裂.  相似文献   
7.
大掺量钢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性能和浆体结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强  阎培渝 《硅酸盐学报》2008,36(10):1406-1410,1416
通过对胶凝材料早期水化放热性能和水化产物种类的测定,以及对硬化浆体显微形貌和孔结构的观察,研究了大掺量钢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早期水化性能和硬化浆体结构.结果表明:钢渣具有弱胶凝性能,早期活性低,大掺量钢渣使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诱导期延长,水化放热量降低,但对水泥早期的水化产物形成过程影响很小.大掺量钢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的硬化浆体结构较疏松,孔隙率高于纯水泥浆体,且大孔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8.
采用再生骨料配制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研究其力学性能,特别是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性能.通过改变再生骨料的取代量,研究再生骨料对RA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RAC的强度会略有降低;RAC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与普通混凝土相近,随着再生骨料取代量的增加,RAC的延展性得到提高;采用数值计算模型和损伤模型构造RAC的本构关系,回归曲线与实测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吻合较好,特别是数值模型,基本上能够真实地再现应力-应变曲线,可用于混凝土结构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考虑温度影响的混凝土水化放热为基础,通过试验获得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大体积混凝土足尺模型浇筑后60d内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混凝土内部最大温升约为40℃,5~7d达到峰值;任意两点间的温度差不超过25℃;在竖直方向上,上下表面温度梯度最大,且出现在混凝土自身放热完毕并开始向环境中散热的初期。  相似文献   
10.
阎培渝 《水泥》2014,(2):1-2
<正>我国的水泥产量多年来一直为世界第一,占据着全球约60%的产量。但是我国水泥的品质不高,实物水泥的强度不及世界水泥平均值的70%[1]。我国大量生产掺有混合材的水泥,而且主要是低强度等级的复合水泥。在我国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的掺量也普遍超过国家标准允许的限值。因此2012年我国平均的水泥熟料系数仅58.0%,远低于世界6大水泥公司的平均值76.5%[1]。目前我国水泥产能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