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3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徐蜀  陈汉燕 《无线电》2014,(1):96-99
在收音机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晶体管收音机的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成品晶体管收音机,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袖珍晶体管收音机,是1954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推向市场的RegencyTR-1(见图1)。  相似文献   
2.
徐蜀  陈汉燕 《无线电》2014,(4):90-92
所谓多功能收音机,就是在普通收音机中加上相应的附件,使收音机除了收听广播节目外,还具有其他的功能。最早的多功能收音机是“收唱两用机”——可以收音与播放唱片。然后又有了“收录两用机”,使收音机增加了录放音的功能。当然,在此基础上出现的“收录唱三用机”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3.
陈汉燕  徐蜀 《无线电》2011,(5):21-23
春雷3T3是上海无线电三厂的产品。上无三厂的前身是历史悠久的宏音无线电器材厂和公利电器厂。“美多”是宏音时代创立并延续至上无三厂时期的收音机著名品牌。1958年7月,该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晶体管汽车收音机,国庆10周年前夕,又生产出国内首批美多牌ST2—1—1型晶体管收音机。  相似文献   
4.
陈汉燕  徐蜀 《无线电》2012,(1):90-93
抗战结束后,美国的收音机及元器件产品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又有三种情况:一是成品机进口;二是引进生产线进行组装。三是各地小作坊、无线电行利用进口散件装配。这方面的相关文献虽有一些,但记载并不详细,抵牾缺漏亦不在少数。故本文主要以手头实物为依据,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5.
徐蜀  陈汉燕 《无线电》2014,(10):95-98
20世纪30至40年代中期,中国的收音机市场上,洋机的比例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又以日本收音机居多。当时的《中国无线电》杂志,经常有抵制“仇货”(即日货)的文章或言论。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收音机虽然大多为再生机,电路陈旧,性能不如外差机,售价却非常低廉,不仅能吸引大量使用者,还有不少商家为之效力。为掩人耳目,一些店铺甚至将日货伪装成国货、欧美货出售。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收音机更借助军事上的侵略,强势推销。东北、华北地区还分别建厂组装了大批(华北、满洲)标准三号、四号、十—号、十三号等再生机。  相似文献   
6.
徐蜀  陈汉燕 《无线电》2014,(5):94-98
1949-1960初的十几年,国产电子管收音机的发展始终没有离开普及、服务大众的主线,但是,前后又有所区别。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所谓普及机,基本上指的就是再生式,最多加一级高放,并且以三管机居多,当然也有少数二管、四管机。  相似文献   
7.
陈汉燕 《无线电》2009,(10):4-6
国产电子管收音机的起步和发展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10年中,这无疑是收音机生产中最辉煌、最值得骄傲的一段历史。旧中国的收音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电子管等关键元器件要靠从国外进口,当时市面上出售的收音机,多数是小作坊的组装机,无论性能还是工艺,都远远不能与欧美收音机相比。  相似文献   
8.
陈汉燕 《无线电》2009,(11):8-9
南京无线电厂生产的收音机一直使用两种商标,先是红星牌,后来又有了熊猫牌。早期的“熊猫”并非独立品牌,是红星牌收音机出口时使用的副牌。据现有资料,最早的熊猫收音机是1956年红星504型五灯机的出口版551型(图1)。紧接着又推出了熊猫牌552(图2、图3)、553型(对应红星504-1、504—2型)。三种熊猫五灯机都使用“大八脚”电子管,  相似文献   
9.
陈汉燕  徐蜀 《无线电》2012,(7):92-93
南京无线电厂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36年,是中国最早的公营无线电厂。1946年8月,被当时的国民政府命名为资源委员会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南京厂,1948年开始用进口的美国套件组装Philco和RCA品牌的五灯收音机。建国后更名为南京无线电厂,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无线电厂。1952年,该厂利用剩余美国RCA元件加上部分国产件,生产出红星牌501型电子管五灯收音机。  相似文献   
10.
陈汉燕  徐蜀 《无线电》2011,(2):19-21
牡丹牌911型九灯电子管收音机是北京无线电厂1958年的产品。北京无线电厂成立于1956年3月,初名为公私合营北京广播器材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