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8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城市轨道线网的完善,站城一体开发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热点。通过街区尺度和社区尺度的两种开发设计实践,说明在"三网合一"理念下如何开展站城一体开发的规划设计,落实三大开发策略,并以此展现"三网合一"理念将可助推高品质的站城一体开发。  相似文献   
2.
华侨华人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体.为广东带来了城乡景观的特异性、多元化和融合性。流行于西方国家的花园郊区住宅由于同样因素而出现在广州市华侨新村之内。本文以广州市华侨新村为例.试图探讨在西方理论和实践影响下.中国本土化的花园郊区住宅为何出现.呈现出怎样的建筑风貌.而又向何处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在4年的规划编制实践中,通过对香港城市规划经验的进一步推广,探索出针对市内重点开发地区规划编制方法,特别是在概念性城市设计到规划管理图则编制之间加入了"详细蓝图"编制的环节.该文通过对详细蓝图的作用、控制要素、编制原则,如何街接地区规划管理图则编制的深入探讨,总结出一些详细蓝图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完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对城市设计控制系统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在实际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应用更详细、更适宜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语言,使城市设计成果可以深入指导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本文还将通过对广州"琶洲—员村"地区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对单个地块建设控制引导的实践出发,阐明新的城市设计控制系统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5.
康泽恩城市形态学与卡尼吉亚建筑类型学是欧洲两大城市形态研究方法,是通过有机融合,形成的形态类型学。分析法有四种研究要素,分别是地块、道路系统、建筑布局、建筑群三维形体,其分析成果是形态类型格局图。建设新村是广州建国以来历史最长的地区。通过形态类型分析法,可以阅读出建设新村的形态演进的外部特征与内部规律。其中,地块的数量增多,但面积减少、道路线密度不断提高、建筑密度不断提高,以及楼房体型的巨变,都是推动整个地区形态演进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吸引人口流入和定居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而基础教育服务供给是影响城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文章利用EViews软件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与人口迁移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广东省各市进一步进行针对性的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提供参考,使城市基础教育相关规划更符合“以人为本”的现实需求,推动规划的科学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在存量建设逐渐替代增量建设的发展趋势下,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科学技术成为城市更新的根本推动力,而产业用地则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承载空间。随着相关研究的推进,文章借助CiteSpace分析软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知网数据库中2013年至2023年与产业用地研究相关的785篇期刊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多学科交叉的产业用地研究可能成为未来研究趋势;产业用地的细化分类、顶层设计,以及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有待讨论。  相似文献   
8.
借助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和CiteSpace软件分析对2000年—2020年发表的“建筑科学与工程学科”关于城市空间活力的1016篇中文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发现2005年—2015年间的成果影响力较大。同时,筛选出223篇核心研究成果,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文献互引网络分析、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发现我国研究成果主题丰富,涵盖面广。同时,该文从研究对象的时空范畴、观测手段、要素分析评估体系、可操作的活力重塑手段四个方面审视了这些研究成果,认为学科的研究逻辑是从空间认知到活力评析,指向重塑空间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