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喷气燃料与橡胶相容性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几种具有不同初始物理性能及不同丙烯腈含量、不同硫化剂和硫化程度的丁腈橡胶,考察了其配方和物理性能对采用不同工艺条件生产的喷气燃料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喷气燃料与橡胶的相容性不仅与喷气燃料的加工工艺有关,而且与橡胶的组成及其制备工艺有关。采用非加氢工艺生产的喷气燃料与橡胶的相容性好于采用加氢工艺(特别是加氢裂化工艺)生产的喷气燃料。橡胶材料的初始力学性能的好坏并不完全决定其与喷气燃料相容性的好坏,橡胶材料的耐过氧化物侵蚀能力才是影响相容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橡胶的组成和其制备工艺决定了橡胶在喷气燃料中萃取物的数量和组成,不同萃取物的综合作用给相容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用硫作硫化剂的橡胶虽然原始强度低于用过氧化物作硫化剂的橡胶,但前者与喷气燃料的相容性却远好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国Ⅵ车用汽油标准的实施对保护环境、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国Ⅵ车用汽油标准实施后我国车用汽油的质量状况,分析了辛烷值、馏程、蒸气压、硫含量、烯烃含量、芳烃含量和苯含量等重点指标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国Ⅵ车用汽油的质量较好,并对车用汽油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以γ-Al2O3为酸性载体、非贵金属Ni和Nb2O5为活性中心的催化剂x%Ni-y%Nb2O5/γ-Al2O3(x%为Ni质量分数,x=1,2,3,4,5;y%为Nb2O5质量分数,y=10,20),考察催化剂中Ni、Nb2O5含量和反应工艺条件对该催化剂催化生物燃料含氧中间体1,5-双-(四氢呋喃基)-3-戊酮加氢脱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60℃、H2压力为3MPa、反应时间为24h的条件下,4%Ni-20%Nb2O5/γ-Al2O3催化1,5-双-(四氢呋喃基)-3-戊酮加氢脱氧制备长链烷烃的碳摩尔收率总和达89.6%,其中C11烷烃、C12烷烃和C<...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喷气燃料中芳烃含量测定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分析速率,解决荧光指示剂吸附法面临的荧光指示剂供应问题,提出采用气相色谱(GC)快速测定喷气燃料中芳烃总量的方法。通过制备芳烃可逆性吸脱附材料,并将其用于气相色谱柱固定相,实现了喷气燃料中饱和烃与芳烃的气相色谱分离。该气相色谱法的芳烃测定结果与芳烃配制结果相关系数达到0.9999,加标回收率100%±5%,定量结果准确,重复性标准偏差为0.21%,重复性良好。为确定该气相色谱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定了加氢裂化和直馏两种工艺来源的喷气燃料样品,讨论了喷气燃料饱和烃和芳烃相对密度对喷气燃料中芳烃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换算结果的影响,并与GB/T 11132—2008荧光指示剂吸附法(FIA法)和NB/SH/T 0939—2016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采用核磁共振(NMR)分析方法对加氢裂化和直馏两种工艺来源的喷气燃料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烯烃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加氢裂化和直馏两种工艺来源的喷气燃料样品中烯烃最大质量分数不超过1%,不会对芳烃含量的测定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喷气燃料润滑性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STM D5001-90a和SH/T 0073两种方法对我国3号喷气燃料的润滑性进行评定,同时评定了进口JetA-1喷气燃料的磨痕宽度(WSD值)。结果表明,我国成品3号喷气燃料的润滑性优于进口JetA-1喷气燃料。进一步分析了WSD值与Km值两者存在线性关系,当WSD为0.65mm和0.79mm时,Km值分别为126和90。  相似文献   
6.
用抗滑桩整治滑坡地段隧道变形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东荣河隧道滑坡为原型,进行了无桩、桩隧间距16m和桩隧间距22m三种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滑坡体内压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以及隧道衬砌的受力情况。在抗滑桩类型的选择、桩隧间距的确定、抗滑桩设置对隧道稳定的影响以及滑坡推力的分布型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滑坡地段隧道变形开裂病害的有效整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夏鑫  蔺建民  李妍  陶志平 《化工进展》2022,41(5):2332-2339
氨不仅是一种成本低廉的化工原料,而且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易于储运、燃烧不产生CO2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清洁燃料。氨燃料具有替代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的应用潜力,为解决环境污染和化石能源短缺等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概述了氨燃料的理化特性、燃烧特性以及与多种材料的相容性,介绍了氨作为调合燃料的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尤其对氨-汽油燃料、氨-柴油燃料、氨-正庚烷燃料等燃料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文章集中分析了氨作为发动机燃料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指出了氨燃料的生产高能耗、毒性及腐蚀性、氨的燃烧缺陷等问题,并探讨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氨燃料在我国的发展具有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8.
无灰型抗静电剂在燃油中感受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质油品在输送、贮存等过程中容易摩擦产生静电引发起火或爆炸,需加入抗静电添加剂。现阶段我国喷气燃料主要使用无灰型抗静电剂T1502,缺乏适合地面油用的国产抗静电剂。本文对无灰型抗静电剂在不同油品中的感受性,以及温度、组成对抗静电剂感受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认识汽油在使用过程中氧化生胶的反应机理,选取汽油中相同碳数的典型烃分子作为模型化合物,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建立了不同结构的汽油分子通过氧化链式自由基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极性较高的沉积物分子的反应网络。通过对比不同反应路径的反应能垒大小,得出容易氧化生胶的汽油烃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贡献生成沉积物的关键控速步骤和关键中间体,从而为抑制该氧化生胶过程提出关键措施。结果表明,汽油分子结构中存在双键α位C-H、叔位C-H或苯基α位C-H时,容易引发链式自由基反应,但能否继续向沉积物的反应方向进行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后的产物中是否仍然存在双键α位C-H、叔位C-H、苯基α位C-H或者C=O这种使得相邻C-H键变弱的吸电子基团。另外,在氧化生胶反应过程中,氢过氧化物(ROOH)和过氧自由基(ROO·)是最关键的2个中间体,抑制氧化生胶反应的关键在于清除它们。  相似文献   
10.
采用IR、NMR和ESI( )/MS对环烷酸添加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在实验室对环烷酸进行分割得到改进型环烷酸,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机考察了环烷酸和改进型环烷酸对超低硫柴油燃料润滑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环烷酸的抗磨机理。结果表明,环烷酸主要以五元和六元环结构的环烷酸组成,芳环含量极少,纯度较高;环烷酸中的烷基链异构程度较高,羧基碳的含量约为685%(质量分数);环烷酸以一、二环环烷酸为主,脂肪酸、三环环烷酸、四环环烷酸、芳环羧酸的含量都很低。在满足柴油润滑性要求的前提下,改进型环烷酸比未改进环烷酸的添加量减少了25%(质量分数),对超低硫柴油燃料润滑性能的提高明显优于未改进环烷酸。空白油样的试球磨斑表面未发现氧元素,而含改进型环烷酸油样的试球磨斑表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含未改进环烷酸油样的高2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