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Free-Electron Laser,FEL),尤其是全相干飞秒FEL脉冲,在众多领域都有应用.依托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Shanghai Soft X-ray Free-Electron Laser User Facility,SXFEL-UF),提出了一种基于fresh-slice...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非离子型全氟表面活性剂在汞电极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对若干典型电还原反应的影响,并与相应的碳氢链表面活性剂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零电荷电位附近,两类表面活性剂均以憎水链吸附于电极表面,由于全氟链的吸附活性弱于碳氢链,其对电极表面的屏蔽作用及对电极反应的阻碍均较弱。在负极化区,憎水链脱附,亲水基团吸附于电极表面,这时两类表面活性剂对电极反应的阻碍作用一般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3.
辐射场分布和路径选择是核设施退役过程中影响工作人员吸收剂量的主要因素。针对核设施退役过程中多源项的三维辐射场,采用点核积分的方法进行重构,重构结果与蒙特卡罗程序计算结果吻合很好,验证了点核积分法的可行性。将核退役拆除路径问题抽象为一种类旅行商问题数学模型,构造不同拆除路径下所受外照射剂量对应的剂量矩阵,根据辐射防护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原则,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寻优。对于多源项退役拆除实例,计算给出了最优化拆除路径和三维可视化显示,并对优化效果进行了讨论。设计开发了面向核设施退役过程的辐射场重构与拆除路径优化功能软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非离子型金属表面活性剂在汞电极表面吸附行为及对若干典型电还原反应的影响,并与相应的吸氢链表面活性剂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零电荷电位附近,两类表面活性剂均以憎水吸附于电极表面,由于全氟链的吸附活性弱于碳氢链,其对电极表面的屏蔽作用及对电极反应的障碍均较弱,在负极化区,憎水链脱附,亲水基团吸附于电极表面,这时两类表面活性剂对电极反应的障碍作用一般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
Sn在Cu(111)上欠电位沉积的现场ST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现场扫描隧道显微镜(in-situ STM)研究Sn在Cu(111)上的欠电位沉积(underpotential deposition UPD)过程,实验结果表明:Sn原子在Cu(111)表面上的UPD首先在晶面的边缘处发生,随后向晶面的其余地方发展并取代吸附在表面的SO4^2-,这一过程伴随着显著的台阶轮廓的变化,在Sn的UPD层溶出过程中,台阶边缘形状发生了更剧烈的变化。并且观察到凹洞的出现,表明Sn与Cu (111)基底形成了表面合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