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6篇
无线电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以废杂黄铜为原料,运用水平连铸工艺得到无裂纹的最小壁厚5 mm、外形十二边形的HPb58-2A异形管材,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分析管材显微组织中存在的黑色树枝晶。结果表明,树枝晶的主要成分是Fe,同时含有Si、Cu、Zn、Al等元素。一次枝晶的含Fe量比二次枝晶含量要高,同时发现大Pb粒为Fe基相的伴生相。黄铜中Fe基硬质相的形貌与相中Fe与Si的原子比值Fe/Si的大小有关:当Fe/Si比较小时(如1.4~1.64),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形状为菱形或细条状;当Fe/Si较大时(2.82~7.84),形成的Fe基相是Fe基固溶体,且当Fe/Si大于等于3.51时,Fe基固溶体的形貌为树枝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NaCl溶液中植酸锌对Q235的缓蚀效果及其复合环氧涂层的防护性能。方法 以植酸钠和乙酸锌为原材料成功制备纳米植酸锌,并通过红外光谱仪(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开路电位、极化曲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及SEM等手段,研究了Q235在含植酸锌浸出物的Na 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及腐蚀形貌。利用SEM、电化学阻抗谱(EIS)以及盐雾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纳米植酸锌在环氧涂层中的分散性及其对环氧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 SEM和TEM显示合成的植酸锌为球形颗粒,颗粒直径较为均匀,为20~40 nm。开路电位、极化曲线测试显示,纳米植酸锌浸出物可以抑制Q235在1%NaCl溶液中的腐蚀。XPS显示,Q235试样表面明显吸附植酸根成膜。纳米植酸锌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状态良好,无明显团聚现象。EIS和盐雾测试显示,纳米植酸锌可以增强环氧涂层的防护性能。结论 纳米植酸锌可以用作防锈颜料,且相比于磷酸锌防锈颜料,添加相同量的纳米植酸锌的涂层的防腐效果更佳,其可能和植酸锌的小尺寸、良...  相似文献   
3.
采用金相、SEM、XRD和EBSD等分析方法,对双相不锈钢管N元素偏聚区域组织进行成分及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双相不锈钢管有100μm宽的带状N元素偏聚区,中心开裂,该区域基本为奥氏体单相组织,内部晶粒粗大且为等轴晶,以Σ3重位点阵(CSL)晶界为主,出现频率约为40%.而远离偏聚区中,铁素体奥氏体双相组织的相比例正常,奥氏体晶粒细小呈条状,也以Σ3晶界为主,出现频率降为27%.N偏聚区奥氏体与正常区奥氏体组织均可形成<111>∥RD及<110>∥ND方向的织构,但偏聚区奥氏体织构强度较之正常区域弱.  相似文献   
4.
采用宏观观察、金相观察、扫描电子显微分析、能谱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等方法,对换热器制造时,液压胀管工艺导致2205不锈钢管破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相不锈钢管的裂纹源处于钢管外表面单相奥氏体带状组织区域,且该区域内部晶粒粗大并存在局部的成分偏析,于胀管前已存在微裂纹。胀管时由于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导致裂纹向管壁内侧扩展,最终贯穿破裂。  相似文献   
5.
王慧  刘新才  潘晶  马永存 《焊接学报》2010,31(12):65-69
通过俄歇电子能谱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研究了Sn-9Zn-0.15Ce和Sn-9Zn-0.002Al-0.2Ga-0.25Ag-0.15Ce两种钎料表面Ce元素的分布和存在形式.结果表明,铈在Sn-9Zn-0.15Ce钎料表面0~40 nm范围内的富集区浓度达到30%(原子分数)左右,是基体内部的250倍,主要以CeO2和Ce2O3形态存在.在Sn-9Zn-0.15Ce钎料中复合添加镓和铝后,Ga元素在钎料表面0~6 nm范围内富集,Al元素在表面2~20 nm范围内富集并主要以氧化态形式存在.Ce元素富集在距离钎料表面2~60 nm的范围内,处于Ga,Al元素富集层的下方;由Ga,Al元素富集层构成的致密保护膜可显著降低表面铈被氧化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废杂铜再生铅黄铜水平连铸异型管材及其显微组织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再生废杂铜在结晶器冷却水为40 ℃左右、950 ℃保温、以180~350 mm/min连铸得到无裂纹的十二边形、最小壁厚为5 mm的HPb58-2A异型管材;经金相、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当相成分中w(Si)/w(Fe)为0.100以下时,初生相Fe基固溶体具有择优生长方向,形成树枝晶;当w(Si)/w(Fe)为0.178时,Fe-Si相形貌为多边形;α和β相先后凝固析出,两者同时向熔液中析出Pb,因此在后凝固的β相中Pb浓度较大,在α和β相交界处Pb浓度最大.在冷却过程中,Pb在α和β相中弥散长大,且在α和β相中Pb粒尺寸分别小于0.5 μm和0.75 μm,在两相交界处的β相中,Pb呈花瓣状,尺寸最大为2.5 μm;细小的Pb粒使连铸异型管材在具有高的切削性能的同时还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社会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多孔混凝土因具有廉价、工艺简单和较好的吸声性能逐渐受到声屏障行业的关注。采用聚丙烯纤维为骨料添加到混凝土中,通过发泡技术制备聚丙纤维多孔混凝土材料,研究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添加对多孔混凝土吸声性能、力学性能、容重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加入0.73%聚丙烯纤维时,多孔混凝土在630 Hz有最好的吸声系数0.53,抗压强度为2.02 MPa,容重为650 kg/m3,吸水率为0.22%。  相似文献   
8.
受制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机涂层在服役期间不可避免会遭受物理及化学腐蚀作用而使防护失效。贝壳珍珠层是一种天然的"砖-泥"层状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层状结构,该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隔绝效果,引起人们对该材料的广泛研究。首先,对"砖-泥"层状结构的增韧机制、材料的仿生制备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其次,探讨了纳米复合涂层的研究现状,比较了仿生"砖-泥"涂层和传统复合涂层在结构及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将"砖-泥"层状结构引入到涂层设计中,将充分发挥片状填料对力学性能和隔绝效果的增强作用,进而在提高涂层对物理和化学腐蚀破坏的抵抗的同时,增强涂层的防护性能。然后,在分析仿生"砖-泥"层状材料现有制备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电泳沉积技术制备仿生"砖-泥"层状涂层的可行性及其在防腐蚀中的应用前景。最后,介绍了利用电泳沉积构建"砖-泥"层状仿生涂层的研究内容及方案,研究结果将为构建长效防护涂层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