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汽车电器零部件在此环境下不仅要能够可靠工作,而且要保证不对周围电器造成明显的影响。以国家强制检验的典型汽车电器——汽车闪光器为例,深入分析了汽车电器的电磁干扰机制,并且通过采用几种实用的电磁干扰对抗性措施,最终通过了相关的国际电磁兼容标准,对汽车电器的电磁兼容设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于2004年9月6日至17日在上海银河宾馆举行了第70届年会。此次会议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EC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办。中国、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25个国家的230余名代表报名参加今年的会议。  相似文献   
3.
简述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产品、贸易和通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2'IEC/CISPR/B分会于2002年9月16日在新西兰基督城(Christchurch)召开,16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代表11人。会上通报了工业,科学,医疗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国际标准有关修改文件的投票结果,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简述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产品、贸易和通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产品的电磁兼容器在WTO贸易中作为“技术壁垒”的重要性,概述了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的低压电器电磁兼容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防静电服的摩擦带电状况,利用国标GB12014-2009《防静电服》中规定的滚筒摩擦法使防静电服与标准布摩擦产生静电积累电荷,并通过法拉第筒感应收集,从测试的可靠性角度研究了在同一和不同的空气相对湿度下收集的电荷量大小,并且考察了滚筒摩擦时间对静电积累电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100次的滚筒摩擦实验统计,电荷量的分布范围为0.10μC至0.40μC,对于国标GB12014-2009中0.20μC的级别判断标准来讲显得发散,50次以上测试取平均值可以得到相对稳定的测量结果;2)电荷量并没有随着单次摩擦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然而实验发现随着摩擦次数增加,电荷量均值有减小的趋势;3)在60%的电荷分布区域(0.19μC至0.25μC)上,体现了相对湿度增大,电量减小的趋势,然而这种趋势从总体的测试电荷量分布来看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根据能量回收系统检测、控制策略与通信功能要求,设计了控制系统软硬件,较好实现了对能量回收系统的控制。系统通信部分采用光纤CAN总线进行内部通信,有效解决了高压强电磁环境抗干扰问题。文章还设计了一种简易光纤集线器,用于实现光纤构成CAN总线形式。  相似文献   
9.
认知无线电主动切换的延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当主用户出现在授权频谱时,认知用户必须及时空出该频段,这个过程称作频谱切换。衡量频谱切换算法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切换延时,切换延时越短,认知用户越能快速顺利地进行数据传输。在分析切换机制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空闲概率排序的频谱切换算法,并且通过仿真验证了其理论上的有效性。针对实际的信道模型,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比较了改进前后的切换延时,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对缩短切换延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基于车载通信网络的认知无线电信道分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车载通信网络的移动性对无线网络的信道分配提出了高要求,认知无线电技术能适应这一要求。将认知无线电的信道分配技术运用到车载通信网络中,根据实际交通状况对车载通信网络进行建模,主用户和认知用户分别实体化为无线网络用户及车载通信用户;运用协作最大化带宽和(CMSB)算法对认知用户进行信道分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车载通信网络模型下,CMSB能极大地优化网络吞吐量,并能保证一定的分配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