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2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39篇
电工技术   120篇
综合类   90篇
化学工业   218篇
金属工艺   90篇
机械仪表   95篇
建筑科学   178篇
矿业工程   52篇
能源动力   25篇
轻工业   110篇
水利工程   35篇
石油天然气   91篇
武器工业   20篇
无线电   8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0篇
冶金工业   34篇
原子能技术   22篇
自动化技术   1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In this work, we developed a novel system of isovalent Zr4+ and donor Nb5+ co-doped CaCu3Ti4O12 (CCTO) ceramics to enhance dielectric response. The influences of Zr4+ and Nb5+ co-substituting on the colossal dielectric response and relaxation behavior of the CCTO ceramics fabricated by a conventional solid-phase synthesis method were investigated methodically. Co-doping of Zr4+ and Nb5+ ions leads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grain size for the CCTO ceramics sintered at 1060 °C for 10 h. XRD and Raman results of the CaCu3Ti3.8-xZrxNb0.2O12 (CCTZNO) ceramics show a cubic perovskite structure with space group Im-3. The first principle calculation result exhibits a better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CCTO structure co-doped with Zr4+ and Nb5+ ions than that of single-doped with Zr4+ or Nb5+ ion. Interestingly, the CCTZNO ceramics exhibit greatly improved dielectric constant (~105) at a frequency range of 102–105 Hz and at a temperature range of 20–210 °C, indicating a giant dielectric response within broader frequency and temperature ranges.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CCTZNO ceramics were analyzed from the viewpoints of defect-dipole effect and internal barrier layer capacitance (IBLC) model. Accordingly, the immensely enhanced dielectric response is primarily ascribed to the complex defect dipoles associated with oxygen vacancies by co-doping Zr4+ and Nb5+ ions into CCTO structure. In addition, the obvious dielectric relaxation behavior has been found in CCTZNO ceramics, and the relaxation process in middle frequency regions is attributed to the grain boundary response confirmed by complex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electric modulus.  相似文献   
2.
论文指出了文献[1]中的零知识证明协议在公钥参数选取上的安全漏洞,并从求解离散对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证明。然后吸取了DSA数字签名算法中安全密钥选取高效简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比Schnorr身份识别方案快1/3的简单、安全、高效的零知识证明身份识别方案。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山前复杂地层钻头使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实测的岩石力学性质、邻井的岩性剖面建立了岩石力学参数模型,综合解释了单井岩石在纵向剖面上的力学性质。借鉴邻井钻头使用情况,以推广高效PDC钻头为主,介绍了山前构造钻头选型情况。针对山前构造的地层岩性特征,从复合片、刀翼形状、齿型、切削齿力平衡等方面设计和改进了PDC钻头。改进后的钻头使塔里木山前复杂地层钻头使用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国外硬岩连续采矿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钻孔劈裂破岩、液压冲击式采矿、等离子爆破、自动钻爆和高压水射流破岩系统。  相似文献   
5.
1477 nm LD泵浦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采用1477nm激光二极管(LD)泵浦的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实验结果。研究了放大器的增益和时域特性。对1520nm的信号光,获得了23dB的增益,泵浦效率为2.28dB/mW。低频脉冲信号经过放大器后未发生波形畸变。  相似文献   
6.
应用色谱—质谱(GC-MS)及裂解色谱-质谱(PGC-MS)测定了乙烯基三甲基硅烷等离子体聚合反应中的气体冷凝物及聚合物,研究推导了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历程。单体在气相中被电子撞击,然后扩散到基底,在基底发生链增长和链终止反应。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适用于大批量标本基因突变筛查的双脱氧指纹图谱法即ddF。该技术民测定DNA序列的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及SSCP二者长处于一身,即只作一个双脱氧末端终止反应,然后将反应产物在与SSCP相同的电泳条件下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这样有突变的样品不会漏检,阳性检出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个由VXIbus模块仪器组建的用于电路印制板故障诊断的自动测试系统,具体的讨论了组建中的主控计算机和接口控制器的选择及被测单元与自动测试设备之间通用接口设计等问题。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测试软件设计实例。实际应用表明,VXIbus模块仪器的应用,为电路印制板故障诊断系统提供了优良的测试性能,使系统的实用行、通用性、灵活性及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资源与目标一体化评价技术及其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与目标一体化评价技术,主要对盆地、含油气系统、区带、圈闭以及勘探开发区块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和空间分布预测,并通过地质风险、工程、经济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和决策分析,对有利目标进行评价和优选,对于提高勘探效率,降低勘探风险,实现油气资源动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该技术在国外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目标评价现状,指出了我国油气勘探评价存在着数据库建设滞后、各种评价参数积累不够、参数选择随意性大等问题,认为我国石油公司应坚持“以自主开发为主,适度引进”的思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勘探评价技术,以提高油气勘探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组网火控雷达抗ARM跟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火控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对抗要求,提出了火控雷达脉冲间隔自适应变化的间歇跟踪方法;首先分析了单部雷达自适应变化脉冲间隔的间歇跟踪原理,给出了跟踪性能的评价指标;其次,为克服雷达局限,研究了组网火控雷达间歇跟踪技术;最后对跟踪效果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采用组网雷达间歇跟踪方法可以同时实现对目标载机的准确跟踪和对反辐射导弹的有效对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