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某轴承厂厂房工业通风空调系统的介绍,详细阐述了原有系统的不合理的原因,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解决方案和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2.
3.
采用改良的微孔板法培养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通过结晶紫染色定量分析产生的生物膜。结果表明:培养条件为pH 7、温度37℃、培养72 h且在5 g/100 mL葡萄糖-5 g/100 mL NaCl条件下成膜能力最佳。柠檬酸二铵和聚乙二醇-200(polyethylene glycol-200,PEG-200)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对生物膜的形成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促进生物膜的形成。所以低温抑制生物膜的形成,一定浓度的NaCl和葡萄糖促进生物膜形成,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其生物膜的影响机制不同,为纳豆芽孢杆菌生物膜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合成维生素K2的微生物之一,维生素K2的合成量又与细菌生物膜有重要关系。其中sinR是生物膜形成环节中的关键调节基因,我们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枯草芽胞杆菌sinR缺失突变体(ΔsinR)菌株,再以BS168-ΔsinR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微孔板法-结晶紫染色测定生物膜形成量,核酸定量仪测定胞外蛋白,苯酚硫酸法测定胞外多糖,HPLC测定维生素K2的生物合成量。比较分析了不同温度、pH、以及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Mn2+、Fe2+、Ca2+)对枯草芽胞杆菌BS168及BS168-ΔsinR生物膜形成能力以及维生素K2合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菌BS168-ΔsinR生物膜形成能力和维生素K2合成能力均优于原始菌BS168,且重组菌在生物膜形成、维生素K2合成过程中对温度、酸碱性的适应能力也强于原始菌。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可以促进生物膜的形成及维生...  相似文献   
5.
为使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剂具有耐静水压和阻燃的双重功能,采用聚醚三元醇N330为大分子交联剂,聚醚二元醇(PTMG 2000)、无卤阻燃剂(ExolitOP550)为混合软段,二羟甲基丙酸为亲水性扩连剂,1,4-丁二醇为硬段调节剂,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了耐静水压阻燃水性聚氨酯(OWPU),并探讨了其在织物涂层中的应用。通过红外(FTIR)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热失重(TGA)、极限氧指数(LOI)等测试方法分析了耐静水压阻燃水性聚氨酯的热性能和阻燃性能;通过静水压测试考察了样品织物涂层的耐静水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无卤阻燃剂的加入使得聚氨酯的阻燃性能提高,残炭量增多,极限氧指数值由21.8%提高到29.0%;耐静水压值在8kPa以上,具备了良好的阻燃和耐静水压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纳豆芽胞杆菌合成维生素K2的能力,根据前期不同转速对维生素K2产量影响的结果,在250 mL摇瓶中考察转速0(产量最大)和200 r/min(产量其次)对菌体生长和产物生成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发酵进程曲线与发酵动力学参数,并对不同时间点的发酵液进行稀释涂布和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变化,提出两阶段转速调控策略,并对影响此调控策略的条件(温度、转速、pH和时间)进行正交优化。0 r/min、108 h产量最高,发酵后期菌体形态多为褶皱,200 r/min菌体数量高于0 r/min,菌体在发酵后期破碎较多,少数表面平整;优化后在40 ℃、pH 6.5、0~36 h控制转速220 r/min,36~132 h转速为0 r/min,维生素K2的产量为(35.60±0.13) mg/L,比优化前(0、200 r/min)分别提高了1.67倍和9.674倍。分阶段调控转速可以有效提高纳豆芽胞杆菌合成维生素K2的能力,对维生素K2的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热泵地面辐射采暖系统是一种满足住户采暖供热需求的新型太阳能热水系统。文中介绍了太阳能热泵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的构成、特点和设计方法,对太阳能热泵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目的在于获得维生素K2优势突变株,并利用响应面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进一步提高其产量。采取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结合结构类似物抗性初筛、24孔板发酵复筛,对纳豆芽孢杆菌进行诱变选育,并应用Box-Behnken设计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ARTP诱变选育得到一株维生素K2优势突变株,维生素K2产量较初始菌株提高了3.23倍。Box-Behnken实验优化后,最佳值为K2HPO4(0.69 g/L),甘油(66.01 g/L)和酵母粉(25.12 g/L),发酵后维生素K2产量较优化前提高了56.7%。通过ARPT技术诱变选育出一株维生素K2优势突变株,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实验结果表明,突变株具有潜在的生产应用价值,建立的育种方法也可为其他工业微生物的选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氧化锌表面形成脱乙酰甲壳素(壳聚糖/CS)/聚苯乙烯磺酸钠(PSS)/邻羟基苯甲酸(SA)复合生物膜对氧化锌进行改性。产品性能验证表明,氧化锌复合生物膜可以有效的改善其驻留性。该复合生物膜的抗水性、抗菌性和抗污染等性能得到明显提高。舒缓测试表明该复合生物膜可以有效缓解祛痘产品的刺激性。该氧化锌复合生物膜应用在祛痘产品中,具有优异的功能优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热烧结实现陶瓷粉体的致密化,烧结温度通常超过1000℃,这不仅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还会使一些陶瓷材料在物相稳定性、晶界控制以及与金属电极共烧等方面面临挑战。近年来提出的冷烧结技术(Cold Sintering Process,CSP)可将烧结温度降低至400℃以下,利用液相形式的瞬态溶剂和单轴压力,通过陶瓷颗粒的溶解-沉淀过程实现陶瓷材料的快速致密化。冷烧结技术具有烧结温度低和时间短等特点,自开发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应用于近百种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涉及电介质材料、半导体材料、压敏材料和固态电解质材料等。本文介绍了冷烧结技术的发展历程、工艺技术及其致密化机理,对其在陶瓷材料及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其中根据溶解性的差异主要介绍了Li2MoO4陶瓷、ZnO陶瓷和BaTiO3陶瓷的冷烧结现状。针对冷烧结技术工艺压力高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并对冷烧结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