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小涛  王丽  王嘉诚  黄雷  黄桐  叶晓铁  龙世军  余意  刘最芳 《材料导报》2018,32(Z1):265-267, 283
以极润水性耐磨涂层液为基料,向其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氨基POSS,制成了一系列防老化涂料,然后在丁腈橡胶表面进行涂敷和相应的耐老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成的涂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橡胶防老化涂层。所述POSS不仅可以提高涂层成膜后的强度,其笼状立体结构使自身分子尺寸较大,在涂层中成为潜在的物理交联点,有助于涂料的固化交联,从而提高涂层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有效增强涂层的密封性能和热稳定性。在POSS含量为0.2%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强丁腈橡胶的耐老化性能,相应的拉伸强度为9.2 MPa,断裂伸长率为620%,能够很好地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首次利用功能单体2-乙烯基-4,6-二氨基-1,3,5-三嗪(VDAT)在水相中合成具有生物应用前景的微米级核壳微球。首先,我们利用分散聚合制备出了微米级,单分散,且表面带有足够负电荷的聚苯乙烯微球(PS)模板。再利用半连续无皂乳液聚合法在阳离子引发剂的作用下,于水相中将微溶于热水的单体VDAT引发聚合。通过静电作用将带正电荷的VDAT聚合物(PVDAT)包覆于带负电荷的PS微球表面,成功合成PVDAT@PS功能微球。最后利用该功能微球对不同双链DNA的吸附,初步研究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DRIFTS定量分析磷酸酯包覆滑石粉表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最芳 《塑料工业》1994,(3):41-44,48
应用DRIFTS定量分析方法考查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磷酸酯T10A和PNP9在滑石粉表面包覆量的影响,以及磷酸酯用量与包覆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水溶液法包覆,干燥后,进一步的热处理会减小T10A在滑石粉表面的包覆量,而PNP9的包覆量则在125℃左右有一最大值,热处理时间为1小时左右可使PNP9在滑石粉表面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远达到最大值。PNP9用量约为6%(质量)时即出现滑石粉表面的包覆饱和,  相似文献   
5.
废旧聚苯乙烯泡沫的化学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嫁接方法在聚苯乙烯大分子链上引入羟基,环氧基,对废旧聚苯乙烯泡沫进行化学改性。并用正交设计实验考查了嫁接单体用量、催化剂与嫁接单体比例,以及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对嫁接率的影响,提出了获得最高嫁接率的优化配比和反应条件,还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嫁接前后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大分子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磷-溴体系对聚丙烯阻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自制的复合阻燃剂,经过试验发现磷-溴体系阻燃剂对PP十分有效,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复合阻燃体系中溴系与三氯化三锑的比例保持3∶1为最佳,进而探讨了该体系的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7.
磷酸酯包覆滑石粉填充聚丙烯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最芳 《塑料工业》1995,23(1):18-22
本文考察了磷酸酯用量对包覆滑石粉填充聚丙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由DRIFTS分析表明,磷酸酯可在滑石粉表面产生有效包覆,其饱和包覆剂用量约为6%;DSC结果指出,包覆和未包覆滑石粉对聚丙烯均存在明显的成核作用;填充体系的结晶度随磷酸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SEM分析表明,提高磷酸酯用量可改善滑石在聚丙烯中的分散程序,但界面并无明显的结合;0.5%(质量)磷酸酯用量导致最大的拉伸强度,而弯曲模量却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郦华兴  刘最芳 《塑料科技》1993,(4):19-21,18
制浆造纸工业排放的大量黑液,经凝聚剂处理,脱水后制得碱木素。碱木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可作为高分子材料的填充剂、改性剂。本文详细介绍了碱木素填充软质聚氯乙烯的实验过程及工艺条件。并讨论了碱木素填充后对样品的化学、生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切粒的方法,全交联片状成型料边角料又直接作为填料和增强材料用于预制整体成型料和热塑性聚烯烃模塑混合物.  相似文献   
10.
基于控制释放的光响应性聚合物微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阶段倍受关注的光响应性高分子微纳米粒子在控制释放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具有光响应性的微球、多孔材料以及基于光响应性的多重响应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光响应性凝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