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建筑科学   7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基坑承压含水层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上海超深基坑工程不断增多,使得基坑工程承压降水引起地面沉降受到重视.本文以上海某修复工程深基坑承压层减压降水施工实例,基于Biot固结理论,采用适合基坑开挖的Hardening-Soil本构模型,针对三种不同渗流特征的降水方案,通过渗流-应力耦合分析,分析探讨了深基坑承压降水施工对坑周区域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范围和程度.基坑降水(压)是基坑工程施工过程引起区域性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介绍了地质灾害概况,对常见的急变性地质灾害进行了说明,对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一个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国内外学者针对与垃圾填埋场相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系列问题,为现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设计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影响塑料排水板处理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塑料排水板的等效直径、井阻作用、涂抹作用及砂垫层的作用几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学者认为这些因素对塑料排水板处理效果产生影响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这次日本大地震诱发海啸,给日本造成很大灾难,但因为电讯、交通的瘫痪,对重灾区的情况还没有全面了解,所以目前对地震造成灾害的损失情况,尚不能给出最后定论.但可以肯定,这次大地震对日本造成的损失是惨痛的. 作为一衣带水的我国,从这次日本大地震中,也应从中吸取一些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6.
针对土体内部渗流侵蚀现象进行分析,揭示土体内部渗流侵蚀现象。固相部分土颗粒在渗流剪切作用下由固相变成可随液相一起流动的悬浮颗粒状态,建立土体内部渗流侵蚀物理模型,推导出描述渗流侵蚀的控制方程。针对上海第三类深基坑降水致使土体内部侵蚀从而诱发地面附加沉降开展研究,以上海典型的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分析的数学物理模型及控制方程,进行数值建模计算分析,数值计算结果阐释了土体内部渗流侵蚀使导致地面附加沉降及变形。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一年时间,地震造成巨大灾害至今不能忘记,应当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地去思考分析地震灾害的机理,以期能为今后防灾减灾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岩溶地区基岩裸露率与土壤厚度对土壤流失的影响,利用自制的试验设备,开展了浅薄土壤下覆表层岩溶裂隙带水文过程及其驱动的土壤运移过程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综合考虑岩溶二元水文地质结构下存在的土壤地表流失与地下漏失现象,结果表明地表和地下产沙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先快速上升到峰值之后逐渐减小,地下产沙速率与土壤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地表产沙速率与基岩裸露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基岩裸露率的增大,地表产沙速率随时间的波动越来越明显;地表/地下产沙量与基岩裸露率/土壤厚度的相关性较好,线性相关性系数R2均达到了0.9以上。地表产沙量随着基岩裸露率、土壤厚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地下产沙量随着基岩裸露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地下水位变化对土体变形的影响,本文采用上海第(4)层淤泥质粘土,通过单向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地下水位变化模式下淤泥质粘土的变形特性,并结合电镜扫描与压汞试验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第(4)层淤泥质粘土的变形与地下水位变化密切相关,当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荷载小于前期固结应力时以弹性变形为主,大于时以粘塑性为主,等于时则以粘弹塑性为主,同时各级荷载作用下试样孔隙比与加卸荷循环次数满足幂指数函数关系。微观结构分析显示,上海第(4)层淤泥质粘土试验前后均以大孔结构为主,受荷后其高孔隙架空结构逐步向离散型结构演化,颗粒定向分布趋于水平方向。相关结论可为地下水位变化诱发地面沉降的治理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硫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常共同分布,以往多是分别研究其岩溶发育。文章主要从自然条件上研究两者复合岩溶发育的机理,探讨了化学岩溶作用过程和生物岩溶作用的机理。复合岩溶中,陷落柱是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文章也探索了复合岩溶作用中,有关岩溶地下水的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