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火山岩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松辽盆地火山岩埋藏较深,下伏地层成像精度极低,对构造解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了解火山岩体对下伏地层的影响程度,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研究了9种波阻抗组合和两类岩性组合情况下火山岩理论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其波场快照能直观地展现地震波在火山岩体中的传播过程.对正演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火山岩体的底界面反射不清晰是火山岩体对下伏地层屏蔽作用所致;火山岩体厚度增大时,下伏连续地层的反射中断现象更明显,以致出现假断层和假构造现象.  相似文献   
3.
缸盖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利用HyperWorks软件对某款柴油机缸盖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和模态分析,得到了缸盖在约束模态下的前六阶振型和固有频率,为发动机减振和降噪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潘登  徐茂荣  黄船  温馨  卢齐 《钻采工艺》2014,37(1):8-10
利用射孔-酸化-测试-封堵及完井一体化工艺技术, 一趟管柱可实现5项功能。不仅有效解决测试后井漏及产层损害难题,同时还将试油测试作业与完井作业有效链接,实现一体化作业。大大提高试油及完井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并对储层形成了有效保护。文章还设计了3种管柱结构形式,满足不同的作业需求,可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川西XC地区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地质特征表现为:储层埋藏较深,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裂缝为主,横向非均质性较强,地震资料主频较低,因此利用常规地震资料难以满足储层精细描述的要求。为此,本文利用谱分解技术将时间域的地震信号变换到频率域,获得较原始地震数据更加丰富的分频数据体,在此基础上进行含油气性检测及分频成像、相位、相干、曲率等多属性的裂缝综合预测。预测结果表明:①储层呈NE向条带状展布,Xins1井储层最厚,Xiaos1井最薄,含油气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工区西部;②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储层段发育"网状"层间断层,向上延伸至小塘子组,向下可延伸至雷四中亚段,裂缝带对油气输导及改善岩溶发育带储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相吻合,可为下-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厚壁管道的机器人自动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自动焊技术是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了一种新型管道全位置焊接机器人,分析了管道全位置焊接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并进行了焊接材料、焊接方向、焊接坡口形式、焊接规范等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焊接机器人可满足现场管道焊接作业要求,焊缝成形美观、内在质量好,接头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火山岩发育区数值模拟参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火山岩埋藏较深,构造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偏低,且成像精度低,因此很难进行火山岩储层预测。为了提高火山岩预测精度,本文利用波动方程的数值模拟技术,对观测系统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和论证。文中从排列长度、炮间距、观测方式、偏移孔径等参数的优化入手,设计出合理观测系统,并通过实际火山岩正演模型的数值模拟,清楚地识别出火山岩发育带,从而为实际火山岩分布区的波场特征研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8.
川西南井研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分布稳定,地震反射特征整体呈“两强波峰夹一波谷”,火山岩内部发育两套储层,且上部储层由厚度小于7 m的多个薄层组成,受地震分辨能力限制,常规地震属性和波阻抗反演等方法均不能精确识别两套储层及其分布。利用孔隙度可表征储层特征且与波阻抗具有良好拟合关系的特点,提出采用拓频地震数据和神经网络孔隙度非线性反演技术预测火山岩上、下储层。地震数据经谱分解处理后得到低、中、高频数据体及其对应的分频地震属性,通过神经网络反演建立分频地震属性与孔隙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进而得到高分辨率的孔隙度反演结果。综合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反演结果与实钻井吻合;纵、横向分辨率明显提高,能有效识别井研地区火山岩两套储层在纵向上主要发育在中、下部,平面上主要发育在工区西部。研究结果可指导后期勘探评价或开发井部署。  相似文献   
9.
10.
卢齐  庞东晓  聂秋露 《标准科学》2023,(S2):198-205
随着数字钻井技术的发展,基于传感器技术的钻井液粘度在线检测设备应运而生。然而现行标准仅对钻井液性能人工检测方法进行了规范,其测量方法及内容、HSE相关要求等内容已不满足以自动化传感器为核心的钻井液性能在线检测的基本要求。目前聚焦于提高钻井液粘度在线检测精度和重复性的标准化措施研究尚属空白。本文通过对检测方法优选,检测条件因素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旨在提高粘度测量结果精确性,对钻井液粘度在线计量技术标准化体系建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