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社会,科技信息相关的宣传活动是落实生产力,提升科技的关键要素,是提升科学思想,提升群众素养的关键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云计算服务环境中用户和云服务器之间的双向认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信平台模块的云计算平台双向认证方案。将可信计算技术和传统的智能卡口令认证方法相结合应用于云计算服务平台,实现云计算中双方身份的认证,协商生成会话密钥,同时对云服务器的平台可信状况进行了验证。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案可以抵抗常见的各种攻击,安全性较高。计算时间复杂度在云计算服务中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正庚烷(MSDS)为辅助剂,合成出了MCM-41分子筛,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分子筛结构进行了表征。探索了pH值、CTAB用量、MSDS用量、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分子筛质量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pH值=10,n(CTAB)∶n(TEOS)=0.06,n(MSDS)∶n(CTAB)=4,晶化温度120℃,晶化时间24h为最佳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4.
载体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是影响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的重要因素。表面工程是调控载体表面结构、提高催化剂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的常见方法。以经过次磷酸钠处理后在表面同时形成氧缺陷与P元素掺杂的二氧化铈(P-CeO2)为载体,负载非贵金属Co制备催化剂Co/P-CeO2,该催化剂展示了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氨硼烷(NH3BH3)水解制氢活性。当CeO2与NaH2PO2的摩尔比为1.6时(P-CeO2-1.6),Co/P-CeO2-1.6水解NH3BH3反应的转化频率(TOF)值为81.83 min-1,与Co/CeO2相比活性提高了25.5%,并且具有较好的循环活性。系统表征发现,催化剂活性提高的原因是氧缺陷与P元素掺杂的协同作用,载体在可见区的吸收明显拓宽(吸收边为470 nm),带隙变小(2.55 eV),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显著提高。本研究不仅设计合成了高效的光催化NH3BH3水解催化剂,同时为利用元素掺杂制备高效光活性催化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宋瑾  吴凤龙 《安徽化工》2023,(3):198-200
单元合成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化学化工综合实验课程,其存在实验项目之间仅是机械组合、缺少整体匹配的弊端,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发展。为了实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单元合成实验教学现状,并从有效整合传统实验项目、构建多样化实验教学内容和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制定多元化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等出发,探讨了单元合成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教学改革具体措施和其在“双创”思维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作用,旨在加强和完善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宋瑾  吴凤龙  王岳俊 《无机盐工业》2021,53(11):122-128
以自制二元共聚物聚[苯乙烯—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MCM-41,并以其为载体分别采用浸渍负载活性金属、原位负载活性金属和NaBH4还原负载活性金属的方式制备铁基异相催化剂。研究了3类催化剂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差异。结果显示,在3种催化剂中,浸渍负载活性金属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25 min时亚甲基蓝去除率为81.2%。同时采用XRD、TEM、FTIR、XPS、压汞测试等手段分析了催化剂具有优异性能的原因。表征结果表明:Fe与改性MCM-41间的相互作用及催化剂孔结构,两者的协同作用是催化剂具有优异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苯乙烯单体,拉开粉为乳化剂、正丁醇为助剂,双氧水—硫酸亚铁为引发剂,磷酸钠为缓冲剂,通过微乳液聚合法,根据正交实验结果,综合考虑产品后续处理、转化率、实验的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影响,得出最佳聚合条件:即去离子水与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7.0∶1、拉开粉与正丁醇的用量比为2.5∶1(总用量为单体的2.7倍)、双氧水与硫酸亚铁的用量比为3.5∶1(总用量为单体的5.6%)、磷酸钠用量为苯乙烯单体用量的1.5%、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为4 h,合成出转化率可达92.73%的单分散小粒径聚苯乙烯纳米微球。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品粒度约为50 nm。  相似文献   
8.
聚羧酸系减水剂中间大分子单体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聚乙二醇单甲醚-1200(MPEG1200)与甲基丙烯酸直接酯化合成了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1200酯(MAAPEGME1200)。经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如下:带水剂甲苯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30%,酸醇摩尔比为3.0∶1,阻聚剂吩噻嗪用量为甲基丙烯酸质量的1.5%,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1200质量的2.5%,反应温度为125℃,反应时间为9 h。此条件下酯化率达96.72%,双键损失率为3.10%。  相似文献   
9.
吴凤龙  宋瑾 《广东化工》2012,(12):105-106
采用重量分析法和络合滴定法测定了电厂湿法脱硫废弃物中主要成分硫酸根、亚硫酸根总含量及钙、镁离子总含量。并以乌拉山发电厂脱硫废弃物为例进行分析,所测结果允许差在规定范围之内,标准偏差较小,符合实验和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吸附自组装和共缩聚法制备的PS/MCM-41-g-MPS和P(St-MPS)/MCM-41两种具有不同界面作用的"核-壳"结构复合微球为填料,对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进行改性,研究了复合微球种类及用量对PP力学与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复合微球的添加均可以显著提高PP的力学性能,在复合微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