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采用热化学酚化技术对竹粉进行液化,分离得到竹纤维素微粉(BCMP)。通过对比实验,测试了竹纤维酚化前后的结构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竹粉中的纤维素无定型组分和木质素组分完全被酚化,而未被酚化的残渣为具有高度结晶结构的纤维素纤维;BCMP纤维质量分数达97%以上,羟值126.8 mg KOH/g,热分解温度达300℃以上,并具有比竹粉更好的疏水性、耐热性、抗紫外老化性能和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木质素基可发性酚醛树脂(LPF)及LPF泡沫塑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酚化木质素制备的LPF具有比酚醛树脂(PF)更低的游离甲醛(质量分数为0.35%)和更低的游离苯酚(质量分数为0.59%);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明了木质素的酚化及参与树脂固化反应;体视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LPF泡沫塑料具有比PF泡沫塑料更高的闭孔结构;热重分析及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LPF泡沫塑料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压缩强度、导热系数和吸水率测定结果表明,LPF泡沫塑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保温性能和防水性能。相比于传统的PF泡沫塑料,采用热化学酚化技术制备的LPF泡沫塑料,具有更加优良的力学、保温、防火、防水性能,且更加安全、环保、经济。  相似文献   
3.
超高效聚合物色谱法(APC)是一种高效率、高分辨的聚合物表征技术,该技术可在10 min内实现聚合物的高效分离,同时获得其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参数。以典型油溶性低聚物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探索APC测试油溶性低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参数的方法和条件。与传统的凝胶渗透色谱(GPC)相比,采用APC方法分辨率高、重现性强,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0.5%。实验还考察了不同进样体积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品浓度为0.1%时,随着进样体积的增大,在保持优异的分辨率的同时,色谱峰增强更为显著。获得高分辨率的APC图谱具有独特的组成峰型,有望作为"指纹图谱",用于油溶性低聚物的合成和组成分析。  相似文献   
4.
竹基剩余物高值转化技术与材料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酚为液化试剂,在低温和低浓度酸催化剂的条件下对竹粉进行选择性酚化,优化获得热化学高值转化竹材或竹材下脚料的配方与工艺。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竹粉在热化学酚化条件下发生了降解反应,并产生了具有新取代基的苯环结构的酚化产物。竹粉中的无定形组分(部分纤维素组分、半纤维素组分)和木质素组分完全被酚化,得到了具有很好流动性的高活性酚化液,可用于制备高性能环保型酚醛胶,并获得中试产品。而未被酚化的残渣为高度结晶的竹纤维素,经分离得到高纯度的竹纤维素微粉。同时探讨了竹材分离转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用超声浸渍和热处理法制备酚醛树脂共聚改性竹纤维复合材料(PR-BF),研究了PR-BF的碳化性能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超声及热处理条件下,竹纤维(BF)具有很好的吸胶性能;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酚醛树脂(PR)通过共聚反应接枝到竹纤维表面。碳化实验结果表明,与BF相比,PR-BF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25%PR-BF在900℃碳化后残碳率达到37.75%。用红外光谱法探讨了PR改性BF的碳化机理。结果表明,PR-BF发生热解的同时,BF还与PR通过进一步的共聚反应形成了新的苯环取代结构,使PR-BF表现出比BF高得多的热稳定性和残碳率。SEM结果表明,PR-BF碳化后出现纳米级纤维状粉体。  相似文献   
6.
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竹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化学酚化技术对竹粉进行液化,分离得到竹纤维素微粉(BCMP),对获得的BCMP表面进行马来酸酐(MAH)接枝改性,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酯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甲苯回流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获得了高酯化度(16.2%)、低羟值(15.6 mKOH/g)的BCMP.与未接枝改性的BCMP...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制备高软化点热塑性酚醛树脂软化点、收率和树脂中游离酚的因素,并获得了优化的配方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苯酚与甲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9、催化剂为草酸、催化剂用量为1%(按苯酚的质量计算)、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6h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线性酚醛树脂为无色透明、光泽度好的固体,软化点为1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