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金属工艺   2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9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低碳Si-Nb双相钢的不同Si、Nb含量、热轧及热处理工艺对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冷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的成分为0.06~0.09%C-1.5~1.9%Si-0.03~0.05%Nb时,(?)850~050℃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轧淬火或中间淬火,均可获得理想的双相组织;但钢先在γ区淬火,然后加热到γ+α双相区再次淬火(称中间淬火),其冷拉性能比热轧后直接由γ+α区淬火(称热轧淬火)的钢优良。这些钢冷拉成钢丝时均不需要再次进行热处理.在装有拉伸装置附件的HITACHI-S-570扫描电镜下,对钢的变形、开裂直到断裂的全过程进行原位观察,发现位错塞积在F/M界面以及F晶粒边界,从而导致钢中裂纹的形核和最后断裂。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提高钢轨在线路上的使用寿命,近代各国发展了将轨端加强的热处理新技术,本文着重阐述鞍钢在掌握轨端高频电流淬火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试验,研究结果指出,经高频电流淬火的轨端各项物理机械性能比未淬火的要提高1/3年至1倍,此外,并较细致地研究了轨端淬火层的组织,对钢轨在高频电流淬火自身回火后所生成的组织特征获得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低碳低合金钢中发裂的形成条件,其宏观和微观形貌、组织特征,以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等方面问题,至今在国内外很少见到系统的研究报导。本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低碳低合金钢钢板中的发裂裂纹,由于多在缩松和偏析线附近形成并经过较大压下变形而与之基本重合,以致在低倍酸浸试样上不易判定。用超声波探伤配合水平断口观察则是发现和鉴别发裂准确可靠的方法。发裂的存在使钢板Z向断面收缩率、冲击韧性和疲劳寿命明显降低。锰、钒和硅在钢中的偏析促进了局部区域氢的富集和奥氏体低温转变产物的产生,加上随之而来的组织应力,可导致钢中形成发裂的平均临界氢含量降低。钢板中发裂常与粒状贝氏体等较低温转变组织伴同存在。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经热处理后发裂断口中的扩展区具有浮云状,边缘区具有蛀道状花样特征,对这些组织形貌特征的形成原因以及发裂与夹杂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The influence of alloying elements and coolingconditions after roll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series of medium carbonSi-Mn-Mo-V high-strength precision-formedrebars were investigated.It is found that steel withcombined addition of Mo and V appears to be themost promising one than those containing V andNb or containing V alone under the same pro-cessing conditions.From CCT curve of the steeland the cooling curve of the bar determined by sim-ulating the cooling rate in mill practice,the reasonwhy 40Si2MnMoV bar has excellent combinationof strength and ductility is clarified.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提供更多的高强度、高韧性以及具有良好可焊性的钢材。过去多靠合金化和热处理来达到这个目的。但合金化不仅昂贵还因其加入量受焊接性能要求的限制,所能提高的强韧性是有限的,而且必须经过热处理才能使合金元素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各部门建设中用得最多的是建筑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提高钢轨在线路上的使用寿命,近代各国发展了将轨端加强的热处理新技术,本文着重阐述鞍钢在掌握轨端高频电流淬火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试验,研究结果指出,经高频电流淬火的轨端各项物理机械性能比未淬火的要提高1/3年至1倍,此外,并较细致地研究了轨端淬火层的组织,对钢轨在高频电流淬火自身回火后所生成的组织特征获得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低碳锰钼铌钢终轧温度及轧后冷却速度对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了获得 50 0 MPa以上的屈服强度及较理想的综合性能 ,终轧温度以在 82 0~ 90 0℃之间为宜。轧后喷水冷却 ,有利于提高强度。通过用金相法和热磁法相配合测定出了钢的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间接地对此钢在各种条件下显微组织的形成规律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高温显微镜及透射电镜等研究了低碳锰钢中复合加入铌、钛对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铌、钛碳氮化物的沉淀动力学以及热加工时奥氏体再结晶的影响.并研究得出在鞍钢现有轧制条件下采用控制冷却工艺。对 C<0.1%,Mn 在1.0%,复合加入 Nb.Ti 各0.03%左右的带钢,可达到综合性能良好,σs 为450MPa 级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