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确定阿佛加德罗常数 ,意大利计量院 (IMGC)和日本国家计量研究院 (NRLM)分别建立各自的单晶硅球固体密度基准。本文介绍了两个硅球首次比对的结果 :NRLM以绝对法测量出IMGC硅球的质量和体积 ;IMGC采用液体静力法 ,通过比较两个硅球 ,测定NRLM硅球的密度。并且 ,双方还分别对IMGC硅球的直径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好 :密度不确定度 <0 .16× 10 -6,质量不确定度 <0 .1× 10 -6,体积不确定度 <0 .0 6× 10 -6,直径不确定度 <0 .0 4× 10 -6。  相似文献   
2.
基于智能生产理念,通过对MES系统功能、MES层与Control层相关性的研究,规划了Control层架构。主张在新设备引进及旧设备改造项目中,用智能化生产的理念统一构建Control层各系统,以利于将来Control层能够直接与MES系统无缝对接,并为日后的工艺设计、设备管理、质量控制等优化研究奠定基础,以避免出现重复性投资。  相似文献   
3.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下达了2004年度大区及部分省级计量部门的《1kg砝码》量值比对任务.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质量密度研究室作为主导实验室,负责拟写比对计划任务书、制订比对细则及方案,并进行最终的数据处理和评估.通过对比对结果的分析和评述,进一步促进国内质量计量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电子天平校准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建议R76中,规定了对非自动衡量仪器的检定方法和判定标准,但并未提供用于非自动衡量仪器校准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按照国际建议OIML R111(2004版)和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的要求,需进行砝码的体积测量。在我国,20g以上E2等级的砝码都必须测量体积;在海拔800m以上使用的50g以上F1等级的砝码也需要实际测量体积,小于20g和50g砝码的体积(密度)值可以通过已测砝码的体积值计算得到。目前国内测量砝码体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纯水密度为基准的测量法;另一种是以固体密度为基准的体积比较法。本文将就这两种方法作一简要介绍,使大家了解我国体积测量的现况。  相似文献   
6.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下达了2004年度大区及部分省级计量部门的《1kg砝码》量值比对任务。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质量密度研究室作为主导实验室,负责拟写比对计划任务书、制订比对细则及方案,并进行最终的数据处理和评估。通过对比对结果的分析和评述,进一步促进国内质量计量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姚弘  丁京安  曾波 《中国计量》2005,(10):54-56
一、概述 砝码磁性对衡量结果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各国计量单位的重视,在对1994年版国际建议R111的修改过程中,已经将砝码磁性的技术指标、测量方法及其不确定度的影响等内容增加进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质量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的几种方法,适用于在计量标准考核中对所给出的不确定度合理性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利用声学原理,设计了一套声学法砝码体积测量系统,以满足高精度砝码体积的测量需求。实际测量实验中,通过系统对10~100g的砝码进行了体积测量,测量结果同液体静力法相比,相对误差低于8.3×10-4;系统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小于4.3×10-4。  相似文献   
10.
对采用公式法进行空气密度测量进行了分析,基于CIPM-2007公式,研制精密空气密度测量装置,改进了目前测量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实现对空气密度的自动实时测量;通过实际测量,当CO2含量达到1470.6×10^-6时,与采用近似公式进行测量的数据的相对误差达到0.040%,验证了该装置对空气密度测量准确度的提高;装置配套软件方便易用,具有良好、完善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