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简单超声法制备了球状NiO纳米颗粒、NiO/石墨薄片(NiO/GNS)和NiO/GNS/Ag纳米复合材料。在NiO/GNS和NiO/GNS/Ag复合材料中,GNS作为NiO和Ag纳米颗粒分散的模板,不仅有效避免了NiO和Ag纳米颗粒的团聚,还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对样品的成分、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NiO/GNS/Ag复合材料(GNS质量分数为0.5%,Ag质量分数为3%)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A/g时,其初始比电容为501.66F/g,2000次循环后其比电容衰减为440.45F/g。这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是一种有应用价值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关纯聚吡咯(PPy)用于吸附处理含Cr(Ⅵ)废水的研究不多。为了考察聚吡咯对铬离子污水的吸附性能,在超声条件下原位氧化聚合制备了PPy微/纳米球。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谱仪分别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吸附性能。以聚吡咯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初始浓度及温度对Cr(Ⅵ)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含Cr(Ⅵ)500 mg/L的溶液,吸附5 min的去除率已超过94.6%;pH值对PPy吸附性能影响不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率逐渐升高。其等温吸附行为较好地符合Freudlich吸附模型。PPy动力学吸附拟合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聚吡咯对Cr(Ⅵ)的理论最大单位吸附量为47.6 mg/g(试验值为49.7 mg/g)。  相似文献   
3.
在超声和震荡的条件下原位氧化聚合制备了聚吡咯/凹凸棒(PPy/ATP)纳米复合材料,用以吸附处理废液中高浓度的铬(Ⅵ)。分别采用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对含铬(Ⅵ)污水吸附研究表明,该吸附剂在30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在p H=2的条件下,PPy/ATP复合材料在30 min内对铬(Ⅵ)的最大吸附量为54.90 mg/g。  相似文献   
4.
对苯二甲酰亮氨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苯二甲酰亮氨酸为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类,是由对苯二甲酰氯与亮氨酸通过非均相法合成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对苯二甲酰氯与亮氨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2.4,对苯二甲酰氯以2~4滴/min的速度缓慢滴入亮氨酸溶液中,反应过程中保持pH8~9之间,反应温度控制在10~15℃。反应2h后,用浓盐酸调节pH3~4,使钠盐转化为对苯二甲酰亮氨酸,减压抽滤得粗品。经纯化的产品收率为76.0%。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合成类发泡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其不可降解和易燃性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发生,基于植物纤维的发泡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可回收性和丰富性,有潜力替代传统的塑料类似物.生物质发泡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同时也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质资源的不...  相似文献   
6.
从功能化处理的石墨烯在气体吸附及分离方面出发,综述了石墨烯基改性材料在储氢、气敏检测有毒气体、混合气体分离方面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石墨烯基改性材料在未来气体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化学开放实验室是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实验兴趣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职责,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新型开放实验室的建设迫在眉睫。本文结合西北民族大学实验教学部化学开放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我校化学开放实验室目前现状、开放实验室建设和安全管理的情况和相应采取的举措,并对化学开放实验室今后的建设、发展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纺织印染工业的迅速发展,染料废水的处理越来越重要将通过对我国在废水治理中使用的主要药剂材料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它在废水处理中的主要方式进行阐述,从而对絮凝剂的应用和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及科研领域的不断提高,膨胀石墨等膨胀石墨复合材料不断应用于各项研究领域当中.本文综述了近年膨胀石墨和膨胀石墨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相关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膨胀石墨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