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鞋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介绍了水性聚氨酯鞋用胶粘剂制备方法、性能,以及用于提高水性聚氨酯耐水性、耐溶剂性和耐热性能的交联改性技术,综述了水性聚氨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在制鞋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HDI-IPDI型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及微观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预聚体分散法合成了固含量达50%的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研究了影响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黏度、粒径、粒径分布及粒子微观形态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DMPA含量、HDI/IPDI摩尔比及软段分子量(M)n的增加,乳液的黏度增大,粒径减小.粒径分布随着DMPA含量及PBA分子量的增加而变窄,HDI/IPDI对粒径分布的影响较小;在DMPA含量较低或者PBA分子量在2000以下时获得的分散体具有较广的粒径分布.此外,分散液还呈现出二元粒径分布趋势.透射电镜对胶束形态研究表明,随着软段分子量的增加,胶束呈现出聚集趋势,并且随着DMPA含量的增加,聚集更紧密.  相似文献   
3.
张莎  孙东成 《广州化工》2010,38(4):77-78,86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亲水单体,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PN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通过丙酮法制备了聚氨酯分散体(PUD)。再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PUD中氧化聚合PEDOT制备了导电聚氨酯分散体,并经IR、动态光散射和TEM表征,结果表明,导电聚氨酯复合材料形成了以PU乳胶粒子为核,导电聚合物PEDOT为壳的核壳形态,探讨了核壳粒子形成过程。利用自制的导电聚氨酯分散体配制得到了抗静电涂料,并成功应用于PET塑料基材。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以磷钨酸和四氧化锇为染色剂对聚氨酯分散体(PUD)的透射电镜(TEM)样品进行制备,通过实验分析了染色液种类、染色时间、稀释后的PUD固含量等因素对TEM图像效果的影响,针对PUD的TEM表征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PUD样品使用磷钨酸负染,控制负染染色时间为30 s~1 min,稀释后PUD固含量为0.03%~0.05%,染色液pH在7左右,注重制样细节,能获得良好的TEM表征效果。  相似文献   
5.
激光毛化表面的摩擦学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优化的激光工艺参数和相应辅助工艺措施,利用调Q灯泵浦Nd:YAG激光器加工出不同几何尺寸和分布的球冠状激光毛化形貌。在UMT-Ⅱ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不同尺寸和分布的激光毛化形貌与光滑试样表面的摩擦学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工况下,激光毛化试样的摩擦因数明显大于光滑试样的摩擦因数,其中,在高速轻载工况下,微凸体间距为1300μm的试样比光滑试样的摩擦因数大2.25倍;摩擦因数随着激光毛化形貌微凸体间距的减小而增大,间距为1300μm时摩擦因数最大,达到0.1192;摩擦因数与激光毛化微凸体直径成反比关系,而与微凸体的高度成正比关系;随着速度的不断增大,激光毛化表面动压效应增强,摩擦因数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6.
以N-(2-氨基乙基)-2-氨基乙烷磺酸钠(AAS-Na)为亲水单体,以不同结构的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乙二胺(EDA)等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了固含量为50%的磺酸盐基聚氨酯分散体(PUD)。研究结果表明:PUD的ζ电位均低于-30mV,平均粒径在230~290nm之间,黏度均低于800mPa·s,呈现假塑性流体的特征;PUD胶膜的吸水率均低于10%,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PUD胶膜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受软段影响较大,起始分解温度为275℃,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满足一般场合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为原料合成了聚碳化二亚胺(PCDI),然后以PC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IPDI)、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AS-Na)、异佛尔酮二胺(IPDA)为原料合成了固含量50%以上的聚氨酯分散体(PUD)。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N=C=N的结构;PUD的ξ电位处于-46~-62 mV,分散体稳定性能优异;透射电镜显示,分散体胶粒呈现大小不一的球形结构。含PCDI嵌段的聚酯型聚氨酯其耐水解性和力学性能都得到显著提升。研究对比发现,PCDI的最佳聚合度为4,PCDI的最佳质量分数为3%。  相似文献   
8.
以二聚酸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羟甲基丙烷(TMP)、异佛二酮二异氰酸酯(IPDI)、三乙胺(TEA)、乙二胺(EDA)为原料,采用预聚直接分散法合成了固含量50%以上的聚氨酯分散体(PUD)。研究结果表明,PUD平均粒径多为100 nm~110nm,粒径多分布于50 nm~200nm范围内,羧基和TMP含量的增加使胶粒粒径变小。透射电镜(TEM)表征显示分散体胶粒呈多分散性。PUD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先增大,随后保持稳定,最后减小。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还原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东成  钟建华 《化学试剂》1993,15(6):360-366
综述了不同聚合物载体支载的聚合物还原剂的特点,合成方法及其还原各类有机化合物,如烯烃,卤代烃,醛,酮,酰卤,硝基化合物等方面的发展近况。  相似文献   
10.
采用1,4 -丁烯二醇和亚硫酸氢钠反应合成了1,4-二羟基丁烷-2-磺酸钠,经甲醇/水混合溶剂提纯,产率90%以上.红外光谱(FT- IR)、核磁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证实了产物的结构,并对其物理性质(如熔点)和其在水、丙酮、甲醇等中的溶解性进行了测试.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h,亚硫酸氢钠与1,4-丁烯二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2:1是合成1,4-二羟基丁烷-2-磺酸钠的最佳反应条件.以1,4-二羟基丁烷-2-磺酸钠为含离子的单体,聚己二酸己二醇新戊二醇酯(PHN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乙二胺(EDA)、1,4-丁二醇(BDO)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了聚氨酯离子聚合物,红外光谱证实了其结构.拉伸测试表明聚氨酯离子聚合物拉伸强度达41.3 MPa,断裂伸长率为1700%;聚氨酯离子聚合物分散后对分散体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ξ电位为- 53.85 mV,说明分散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固含量为50.6%,黏度320 mPa·s,说明聚氨酯分散体具有高固含量、低黏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