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彪  岳良  李鲁 《湖北电力》2021,45(3):110-114
在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背景下,燃煤机组调节负荷范围进一步加宽,同时也承担着调峰调频、维持电网稳定运行的任务.针对燃煤机组宽负荷运行时一次调频调节品质不佳的问题,基于虚拟参考反馈算法(VRFT)结合传统PID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优化机组全工况一次调频控制.控制系统开环或闭环状态时,在模型未知的情况下,采集充分激励...  相似文献   
2.
岳良 《电动工具》2010,(1):8-11
本文分析了冲击电压发生器控制系统中地环路干扰的形成机理。实验证明,隔离能有效抑制地环路干扰,保证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目前全世界、尤其是中国正面临着SARS病毒的威胁,面对危机,党中央、国务院从容应对,以必胜的信念、果断的措施、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作风,带领亿万人民展开了一场抗击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的人民战争。非典无疑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场灾难,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不仅要吸取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发现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如何加快建立疫病应急防范机制和社会保险、卫生保障机制等等工作,成了摆在我们面  相似文献   
4.
鲁蔚锋  岳良  吴蒙 《电信科学》2011,27(6):59-67
首先回顾了蜂窝中继网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蜂窝中继网络中身份认证技术的重要性和关键点;然后系统地介绍了蜂窝中继网络中不同系统结构的身份认证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其进行了细致而科学的分类;最后,给出了研究难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铁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牵引变流器作为高速机车核心部件之一,对其有效的散热可提高机车运行的安全性,因此研究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中的散热器很有必要。通过搭建风洞实验台,研究空气进口温度25~45 ℃、迎面风速5~7 m/s时板翅式热管散热器的换热特性,得到散热器的工作散热量,基板工作温度以及影响换热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工作过程中散热器基板的工作温度在70~90 ℃之间; 基板温度升高,换热量也随之增大;散热器换热量受进口空气温度的影响大于受迎面风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及汽压控制的非线性、大滞后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印尼廖省442 t/h循环流化床机组的RB控制策略,主要包括RB公共逻辑及3种典型类型的RB试验项目控制逻辑。区别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常规煤粉炉在控制思想上的异同点,结合具体的RB试验类型,指出设置合理的滑压速率及燃料调节速率、优化MCS子系统的调节品质、把握锅炉炉膛通风平衡原理等成为RB试验品质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科学合理的掌握机车IGBT功率模块冷却器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的传热特性,搭建标准风洞实验系统,研究风速5~7m/s,散热器进风温度30~45℃,基板温度分别为70℃和80℃条件下,热管式空气冷却器的散热量,基板的工作温度范围以及进风速度和温度对换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进风速度和进风温度下,冷却器正常工作时,基板温度越高,冷却器散热量就越大,当基板温度为80℃时,冷却器的散热量在5400~7400W之间。通过冷却器的散热量可以得到:在机车正常工作时,冷却器基板的最佳工作温度在70~90℃之间。进风速度小于进风温度对换热量的影响,考虑到降低能耗和减少噪音污染,流经冷却器的风速应不超过7m/s。以上实验结果为高速动车组牵引整流器热管式空气冷却器的选型和设计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座逾渗模型,引入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computer-controll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CCSEM)矿物原粒径数据作模型初始矿物数据,考察了不同孔隙分布对煤焦转化与破碎的影响,煤焦转化过程对破碎程度的影响,以及煤焦破碎和内在矿聚合对飞灰颗粒物尤其是1~10 μm颗粒物最终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煤焦初始孔隙率越大,表面反应而积和破碎次数均越大.当φ≥0.4时,煤焦破碎明显集中于转化率为0.4~0.7的阶段,且峰值有一定的向转化前期移动的趋势.初始孔隙率φ越大,颗粒破碎就越剧烈,内在矿聚合概率小,10 μm以内颗粒物的数目明显增大.随着φ值的增大,生成颗粒物的浓度尤其是1~10 μm颗粒物的浓度逐渐升高,最终颗粒物浓度分布到在3~5μm和6~8 μm存在2个峰值,这与实际燃烧生成的中间模态和粗模态颗粒物的峰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针对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特点及现场RUNBACK(辅机故障快速减负荷,简称"RB")试验经验,综合分析超超临界机组RB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岳良 《煤炭科学技术》2003,31(12):83-84
介绍KBZ2(BKD9A)-400/660.1140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3项专利保护装置(远距离短路保护、相敏短路保护、选择性漏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及其在煤矿井下远距离供电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