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用季铵盐萃淋树脂作固定相,以 NH_4Ac 作络合剂,NH_4NO_3作盐析剂,分离镨、钕的试验。在该体系下能较好地分离镨、钕,分离因素达2.5左右。本试验研究了流动相酸度、流动相流速、稀土载量及盐析剂浓度对 Pr-Nd 分离的影响。同时,选择较佳条件对少铈混合稀土进行了分离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稀土中的镨、钕均能得到较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2.
水热法合成LiFePO4的形貌和反应机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分析纯的FeSO4、H3PO4和LiOH为原料,用水热合成法得到纯度高、结晶好的纳米LiFePO4.x射线衍射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当实验温度为120~150℃,时间为5~15 h时,随反应温度的提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LiFePO4从不规则的纳米颗粒团聚体逐渐生长为厚200 nm、长800 nm左右的规则矩形薄片.研究发现,在合成过程中,首先合成中间产物Li3PO4,然后与Fe2 反应形成LiFePO4.水热合成产物经550℃聚丙烯裂解碳包覆处理后,以0.05 C充放电,可逆电容量达到163 mA·h·g-1,以0.5 C充放电,可逆电容量达到144 mA·h·g-1.  相似文献   
3.
LiMn2-2xLixNixO4(0≤X≤0.1)阴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Mn2-2xLixNixO4(x=0.03、0.05、0.075、0.100)试样,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试样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从试样的充放电性能,室温和高温下(55℃)循环性能等方面,并结合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XAFS)所得到的试样中MnO6八面体中键长的变化分析了锂镍协同掺杂对尖晶石结构的稳定作用。实验表明:与尖晶石LiMn2O4相比,LiMn2-2xLixNixO4试样在室温和55℃时具有良好的容量保持能力,是由于Li,Ni协同掺杂对试样的结构起了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LiFePO4电池电解液体系在电解质盐与有机溶剂体系、有机电解液添加剂、聚合物电解质、离子液体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LiFePO4电池电解液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认为LiFePO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综合各类电解液体系的优势而组成新型电解液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碳包覆镍掺杂LiFePO4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水热法在160℃下合成了单相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和LiFe0.95Ni0.05PO4。经550℃聚丙稀裂解碳包覆后得到LiFePO4/C的颗粒尺寸在200nm左右,碳包覆镍掺杂LiFe0.95Ni0.05PO4/C的颗粒尺寸在100nm以下。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LiFePO4/C和LiFe0.95PO4/C的0.1C首次充放电可逆容量分别达到154mAh·g^-1和149mAh·g^-1,但掺镍的LiFe0.95Ni0.05PO4/C具有更优异的大电流充放电循环特性,0.5C和1C充放电100次后的放电容量分别达到147mAb·g^-1和134mAh·g^-1。  相似文献   
6.
宝龙工业有限公司在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出现恒压充电时间过长 ,并且随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增多 ,变得越来越长的问题 ,通过实验对这一现象做了初步的探讨。发现 :在该种电池的电解液中不同价态钴离子的溶解量远远高于正常电池 ,并使电池内部电极和电解液呈红色。分析Co2 + 和Co3 + 的d轨道电子分布状况 ,得知它们d轨道中的一个电子可以互相转移 ,所以这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存在电子导电 ,在充电过程中出现漏电。这一结论为顺利解决电池恒压充电时间过长的技术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