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成像测井包含了大量的地质信息,可以更加直观和准确地显示出地下油藏的地质特征,能够对构造(构造倾角、断层)和沉积(层理面、岩性面、古水流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应用。而且,成像测井是研究裂缝性储层的最有效和直观的手段,能够满足评价裂缝油气藏所需要的包括孔洞、裂缝发育程度及其有效性和面孔率等参数。此外,成像测井还有助于确定现今地应力方向及判断井眼的稳定性,为钻采工程方面提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总之,成像测井与其他专业密切配合,能够解决更多的地质油藏问题,从而为勘探开发提供更多科学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后续水驱阶段注采调整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孤岛油田中一区Ng4单元2000年7月转后续水驱,针对转后续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强化了后续水驱阶段的注采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莱州湾凹陷南部缓坡带垦利16-A构造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利16-A构造位于莱州湾凹陷南部缓坡带,油气成藏特征复杂。为了解决该区油气成藏差异性和复杂性,首先系统分析断裂体系和圈闭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其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垦利16-A构造经历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的早期断陷、沙三段沉积期的强烈断陷、沙一二段—东营组沉积期的断—坳转换及新近纪—第四纪坳陷、新构造运动四个构造演化阶段,不同时期不均衡沉降导致东、中、西三块差异演化,发育走滑、伸展两类断裂体系,古近系分布及残留厚度差异明显。构造差异演化控制油气藏的形成与特征,主要表现在生烃中心发育与迁移、构造圈闭形成与类型、沉积类型与储层展布、油气成藏模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高压一次充填防砂工艺在粉细砂岩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岛油田馆陶组粉细砂岩油藏发育差,油层胶结疏松,防砂极为困难。高压一次砾石充填防砂突破了常规防砂工艺的模式和机理,能有效地解除油层近井地带污染堵塞,建立高渗透的油流通道,并显著提高油井产量、防砂成功率及有效期,尤其对粉细砂岩油层的防砂特别有效。  相似文献   
5.
锦州25-1南潜山裂缝储层埋藏深、年代老、非均质性强,影响储层发育和分布的因素非常复杂,采用单一的常规储层预测方法难以准确预测储层的分布。基于裂缝形成的主控因素和储层特征分析,运用等效应力场模拟与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方法综合预测了锦州25-1南潜山裂缝储层分布,并得到了后钻开发井的验证,这在渤海油田尚属首次,对同类储层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离子交换法将七钼酸根离子插入到含硝酸根的MgAl层状双氢氧化物(NO_3-MgAl LDHs)的层间,得到含钼酸根的MgAl层状双氢氧化物(Mo-MgAl LDHs),并将制得的LDHs加入到环氧树脂(ER)中制成复合材料ER/LDHs。通过热重分析、锥形量热、极限氧指数和烟密度等测试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纯ER相比,ER/LDHs复合材料的最大热释放速率(PHRR)、总的热释放量(THR)和烟密度都降低,氧指数提高,而且ER/Mo-MgAl LDHs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要比ER/NO_3-MgAl LDHs的更好;同时,添加少量LDHs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