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25篇
机械仪表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工原理课是化工类及相关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将基础化学课程讲授的化学原理如何进行工业实现和应用的理论延伸,也是后续专业课讲授的工业过程理论的基础和保证。 根据我校毕业生主要面向生产第一线的特点,将工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化工原理教学全过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化工原理教学水平上了几个台阶:先后被评为院优秀课、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优秀课,并在95年国家教委委托“全国高校化工原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评估中,取得“国家级优秀课程”的称号,评估专家组对我院化工原理教学中“工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溶胶-凝胶法制备ZrO2/SiO2复合无机膜时用正交试验法系统地研究了各因素对溶胶稳定性和ZrO2/SiO2复合无机膜成膜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溶胶浓度、加水量、催化剂和控制干燥化学添加剂DMF是制备良好成膜性溶胶的关键因素。DMF在加入量超过一定比例后对抑制膜层开裂有明显作用。研究给出了成膜性优良的硅溶胶组分比例。  相似文献   
3.
以正硅酸乙酯(TEOS)、氧氯化锆(Zr OCl2·8H2O)、无水乙醇(Et OH)和水为原料,四乙基溴化铵(TEAB)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模板剂,盐酸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复合膜。在锆含量不同的情况下,分别考察两种模板剂对无机膜涂膜液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模板剂对膜性能(即渗透比和渗透通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模板剂均对溶胶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作用,且在高锆含量下两者对稳定性的影响更显平稳些;模板剂能够显著提高膜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发动机油节能试验的发展和润滑剂流变性质、润滑油摩擦改进剂等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指出了发动机油的流变性能是影响油品节能效果的重要因素,具有合理高温高剪切粘度的高粘度指数、低粘度和低粘压系数的发动机油利于节能;通过吸附作用而起到减摩效果的有机摩擦改进剂在中等温度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减摩作用,利于改善发动机油的节能效果;深度精制的高粘度指数基础油的使用可以提高发动机油节能效果和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我们学习国外经验引进了设备可利用率指标。我认为“设备可利用率”较“设备台时利用率”更能反映出企业设备管理的实质内容和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水平。且看对这两个指标的表述: 1.设备台时利用率计算公式: 设备台时利用率=(实际开动台时)/(设备制度工作台时)×100%由公式看,分母“设备制度工作台时”在一个企业是一个不变量,分子“实际开动台时”是一个变量,可见“设备台时利用率”的高低只取决于“实际开动台时”的多少。分析影响“实际开动台时”的主要因素。一是设备本身的技术状态,如故障停机时间,它与设备管理和维修好坏有关,也与操作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工作责任心有关; 二是企业的生产任务量的安排与生产能力是否协调。可见“设备台时利用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由设备管理部门所左右,也不能确切地全面地反映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度和效果。要是作为对生产计划部门或国家对企业的考核指标,则是较为恰当的。 2.设备可利用率(A)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催化剂分段装填多孔质膜反应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克铮 《现代化工》2003,23(11):31-34
提出一种新型双重圆管膜反应器结构,其中内管采用Vycor玻璃膜。为了增加膜面积,同时减轻扩散阻力,改善氢的透过性,催化剂不是充满环隙而是在膜的两端反应器的环隙中分段填充。以异丙醇脱氢生成丙酮为反应体系,在低温范围(150~200℃)对这种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转化率不仅较之环隙内充满催化剂的传统膜反应器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还大幅度突破了平衡转化率。  相似文献   
7.
在壳程为低粘度流体水,管程为高粘度油品的操作情 况下对扰流子折流杆换热 器和折流杆换热器进行了传热性能和阻力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关联。对不同长度的扰流子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准数关联得出最佳扰流子长度下管程对流传热系数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雷诺数为102 ~103( 通常高粘度流体在管内的流动状态为层流) ,随着雷诺数的增加,管程加入扰流子后在大部分区域阻力增加的百分率几乎维持恒定值,而管程对流传热系数和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增加的幅度却明显提高。说明当管程为高粘度流体时,在管内加入较长的扰流子来强化传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实验考察了在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无机膜的过程中涂膜温度、干燥条件及浸没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适宜的涂膜温度、干燥环境和涂膜时间可以提高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分段扰流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扰流子的阻力,提高其综合性能,将扰流子分成几段用钢丝联结构成一种新型的分段扰汉子。以水为实验介质,在雷诺数小于4000年范围对不同长度的整段扰流子和分段扰流子的传热性能和阻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整段还是分段扰流子,随成流子长度的增加,其阻力和传热系数均增加;在相同长度下,不论整段还是分段扰流子,随着汉量的增加,其阻力和传热系数均增加;在实验范围,当扰流子长度相同时,分段扰流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