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解决黄土挖方段路基外边缘保护距离不足,自然边坡较陡情况下,采用填土反压护坡方法,能增加路基外边缘安全距离,减少路中线调整产生的挖方量,防止在雨水冲刷和车辆震动下陡边坡的破坏,保障道路行车安全。文章结合工程实际,重点讨论利用填土反压护坡来防护挖方段黄土外边坡,解决保护距离不够的问题,使挖方段路基外边坡保持稳定,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了得到模具结构参数的最佳匹配,在单目标(入模口圆角半径R,螺纹芯轴齿长度L和工作带高度H)优化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具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得到了最优结构参数组合为:R=0.5 mm、H=3 mm、L=10 mm,将优化后的模具结构导入Deform-3D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螺纹管螺旋升角为19.73°,最大成形载荷为1500 kN,模具最大等效应力为1660 MPa。优化结果与极差分析结果一致,证实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采用多目标优化得到的模具参数对模具进行了加工,并采用TA1进行了挤压试验,成功地挤出了质量合格的TA1内螺纹管。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发展迅猛,有时需要在很多现状河道或者渠道上修建跨河、跨渠建筑物,在有条件限制时,需要对现状河道或者渠道的边坡进行开挖施工。钢板桩作为一种快速、有效并能显著减少开挖范围的临时支护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中的分离墙、河堤、码头、壁岸防护、临时围堰等。文章通过对钢板桩在南水北调总干渠渠道外坡开挖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对以后类似跨渠建筑物的修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桥梁震害及产生原因,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在桥梁抗震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设计原则和桥梁减、隔震的有效措施,指出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成功的抗震设计可以人大减轻甚至避免震害的产生,从而很好地达到桥梁结构的防震和抗震效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螺纹芯轴挤压内螺纹管的方法以制备铝合金内螺纹管,研究了挤压温度(420~480℃)对铝合金内螺纹管齿部成形质量和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mm·min-1恒定的挤压速度下,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齿槽角α的平均值先减小后略有增加然后再减小,齿槽角β的平均值先减小后增大,α和β的最小值分别为480℃时的53°和460℃时的129.25°,最大值分别为420℃时的122.25°和137°。通过对显微组织的分析,内螺纹管齿部主要由齿尖处的大块等轴晶以及齿侧处的带状晶组成。随着挤压温度的逐渐升高,内螺纹齿部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最小值为420℃时的9.84μm、最大值为480℃时的16.30μm。同时,齿部剪切织构先增强后减弱,变形织构消失,再结晶织构增强。综合考虑螺纹齿部成形质量和齿部组织演变规律,认为420℃为最适宜的挤压温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促进金属周向的流动、提高金属的流动均匀性以及钛合金内螺纹管的成形质量,确定合适的螺纹升角大小。方法 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内螺纹芯轴的螺纹升角在10°~40°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并用相对均差值衡量挤压稳态内螺纹管的流动均匀性,探究螺纹升角的变化对内螺纹管成形的影响。结果 适当增大螺纹升角至30°,可以促进金属周向的流动,提高金属流动均匀性。结论 当内螺纹芯轴螺纹升角为30°时,金属流动更为均匀。对优化后的内螺纹芯轴进行挤压试验,获得了成形质量良好的TA1钛合金内螺纹管。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大多数图像去雾算法由于细节丢失导致去雾后的图像颜色失真,雾霾残留以及纹理细节模糊等问题,提出 一种基于多残差和多重特征融合端到端的去雾算法。首先通过设计浅层特征提取模块,为深层网络提高丰富信息的特征图; 其次设计多残差级联模块,提取多层次特征,帮助模型学习更加复杂的特征表示;然后设计局部-全局特征融合模块,捕获从最 细微到最广泛的特征;最后设计结合残差注意力的跨层特征融合模块,避免上下采样后的细节缺失,更好地提取图像中的局 部与全局信息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 SOTS 室内、室外测试集上峰值信噪比(PSNR) 分别取得了33.12、31.07 dB, 结构相似性(SSIM) 分别取得0.986、0.983,与当前大多数主流算法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且在合成雾图像和真实雾霾图像 均取得了不错的去雾效果,复原图像细节更加清晰,更符合人类视觉感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