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能源动力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声凝并是控制PM_(2.5)排放的重要预处理措施,经声凝并后颗粒粒径分布向大粒径方向迁移,从而促进后续除尘装置将颗粒脱除.回顾了国内外声凝并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声凝并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对PM_(2.5)声凝并脱除技术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旨在为经济、高效的燃烧源PM_(2.5)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声凝并机理单独作用对于粒径细微的PM_(2.5)脱除效率有限,并且提高颗粒声凝并脱除效率需要以高能耗为代价.为经济、高效地控制PM_(2.5)的排放,声凝并与其他机制联合作用下PM_(2.5)脱除技术得到发展.介绍了声凝并与其他机制(如电场、外加颗粒、蒸汽、湍流射流、离心力)联合作用下PM_(2.5)凝并脱除技术的理论依据、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指出今后对基于声凝并的联合作用下PM_(2.5)脱除技术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徐璇  张斯宏  凡凤仙 《声学技术》2019,38(3):241-247
声凝并是细颗粒物(PM2.5)排放控制的重要技术途径,其通过外加声场作用促进PM2.5发生碰撞凝并,使得颗粒数目减少、粒径增大,从而提高后续除尘装置的效率。对声凝并中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包括同向相互作用、声尾流效应、互辐射压力效应、互散射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结合声凝并技术在PM2.5排放控制中的应用,指出已有研究在理论模型和实验观测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今后的研究应在实验方法上进行创新,发展出能够跟踪微米和亚微米尺度PM2.5颗粒或颗粒团相互作用过程细节信息的实验手段,为理论模型的实验验证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应进一步发展理论模型,从而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数值模拟的优势,全面识别声凝并中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基于体积补偿结构的定容法正压漏孔校准装置,其测量范围为(1×10-5~1×10-6)Pa·m3/s,对一台正压漏孔进行校准,不确定度可达到8.6%(k=2),适用于正压漏孔日常的校准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