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7篇
轻工业   8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是减小网损,提高电能质量和系统稳定的有效方法.本文就当前无功补偿的几种基本方法做了浅要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了茶叶不同前处理条件对其碘测得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四个不同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以碘测得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加入10 g/100 m L碳酸钾2.0 m L,10 g/100 m L硫酸锌1.0 m L,在470℃下灰化70 min。在此条件下,RSM模型预测的碘测得量为79.75μg/g,实测的碘测得量为82.57μg/g,与预测值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提出用单片机构成的数字式电流保护装置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思想,在具有基本相同硬件结构的情况下,只需配以相应的软件,装置可具有电力参数检测及控制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4.
SiCP/Al复合材料切削加工表面存在大量的凸起、凹坑和沟槽等缺陷,获取表面粗糙度信息时易将缺陷信息计入到粗糙度中,从而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合理评价。为提取加工表面粗糙度信息,合理评价SiCP/Al复合材料加工表面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的滤波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高斯滤波法和DT-CWT变换的滤波方法对已加工表面进行粗糙度提取,从稳定性及受缺陷影响程度两个方面对三种方法的粗糙度信息提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DT-CWT的滤波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能够更有效区分表面粗糙度及缺陷信息,更适于SiCP/Al复合材料加工表面粗糙度信息提取。应用基于DT-CWT的滤波方法,对不同Al基体的SiCP/Al复合材料切削加工表面质量评价的结果表明:SiCP/2024Al复合材料表面质量明显优于SiCP/6063Al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SiCp/Al复合材料切削力准确预测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建模、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SiCp/Al复合材料切削过程中刀-屑接触摩擦状态。考虑基体材料与刀具接触摩擦、Si C颗粒的两体滑动摩擦和Si C颗粒的三体滚动摩擦对SiCp/Al复合材料刀-屑接触状态的影响,提出了SiCp/Al复合材料刀-屑接触三相摩擦系数模型。建立了SiCp/Al复合材料多颗粒随机分布模型,并基于刀-屑接触三相摩擦系数模型进行了SiCp/Al复合材料切削有限元模拟以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刀-屑接触三相摩擦系数模型进行SiCp/Al复合材料切削过程模拟,能够较准确地预测SiCp/Al复合材料的去除过程、切屑形成、刀具与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切削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白层相变机理建立了硬切削过程产生的切削热影响下淬硬GCr15钢白层马氏体临界相变温度MS的模型,并结合马氏体分数模型计算白层的理论马氏体分数。将模型计算得到的马氏体分数与实验测得的马氏体分数相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的马氏体分数高于实验测量值。白层内马氏体形成时受切削热与塑性变形的耦合影响,结合透射电镜实验结果,揭示了切削速度与后刀面磨损量对白层内马氏体分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基于QuEChERS(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and Safe)-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建立了测定水果中44种农药残留的方法。对样品的提取溶剂、净化方式进行了改良,同时对液相色谱条件和质谱采集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基质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采用乙腈为提取溶剂,QuEChERS(900mg MgSO4+150 mg PSA)净化,HPLC-MS/MS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定量。在0~1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44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0001~1.0μg/kg,定量限为0.0005~3.4μg/kg。3水平加标试验的回收率为70.3%~119.6%,相对标准偏差为0.8%~19.0%。方法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定量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水果中多农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辣木籽中酚酸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以甲醇为提取溶剂,辣木籽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提取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酚酸化合物提取量的影响,并优化提取工艺。研究表明,辣木籽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76 min、提取温度65℃、液料比1︰33 (g/mL),在此条件下进行提取,没食子酸的最大提取量为0.104 9 mg/g、鞣花酸的提取量为0.131 7mg/g,与响应面(RSM)模型预测值接近,为辣木籽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提取提供工艺指导。  相似文献   
9.
提出用单片机构成的数字式电流保护装置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思想,在具有基本相同硬件结构的情况下,只需配以相应的软件,装置就可具有电力参数检测及控制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GC-MS/MS)同时测定乌梅中25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并对含量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样品经二氯甲烷超声萃取,基质固相分散(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ion, MSPD)净化,DB-EUPAH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 MRM)采集,内标法定量。结果 25种PAHs在1~5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7),检出限(limits of detection, LODs)为 0.05~0.40 μg/kg,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tation, LOQs)为 0.20~1.40 μg/kg,在5、20和100 μg/kg 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2.69 ~118.6%,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为0.68~5.20%(n=6)。乌梅样品中除二苯并[a,h]芘(DBahP)外,其余24种PAHs均有检出,菲(Phe)、荧蒽(Flt)、芘(Pyr)的含量较高,蒸晒与熏制乌梅中PAHs的含量及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本方法前处理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方法稳定,抗干扰性强,可同时实现乌梅中25种PAHs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