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降低温度传感器的功耗,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片上温度-频率转换器电路。该转换器能够根据与绝对温度成比例(proportional to absolute temperature, PTAT)的电流检测出温度,利用源极耦合多谐振荡器电路,将温度等效PTAT电流转换成频率。提出的电路采用标准180nm CMOS技术设计,面积约为0.061 mm2。通过多次实际测量,结果显示:当电源电压为0.8 V ±10%时,该温度传感器能够在?43 °C~+85 °C的温度范围内良好工作,并且经过单点校正之后,最大温度误差小于±1 °C。当电源电压为0.8 V时,+85 °C条件下的平均功率损耗仅为500 nW。  相似文献   
2.
林卓彬  王迪 《电子世界》2014,(12):332-332
热敏电阻具有输出信号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体积小、电阻值大等特点。多点温度声光报警电路以热敏电阻作为温度测量的敏感元件,依靠LM339器件实现被测温度的检测,并通过LED显示和多谐振荡电路实现多点温度声光报警。该电路结构简单,测量精度较高,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实际教学中。在教学中多点温度声光报警电路围绕“产品从项目出”,“能力从实践出”的主线,按照项目产品设计要求,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相关知识、应用技能,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并能根据实际需要研究开发新产品。  相似文献   
3.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学生对传感器的实际应用能力,需要对《传感器与自动检测》课程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实用性,加强课程的应用性。由实际工作的需要引入知识点,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和技能,确保岗位所需专业技能的同时又兼顾原有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有效地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丰富了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第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说,对高职教育应培养"实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机电专业,由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供不应求,这就更要求我们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和课程,培养出实际理论操作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