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9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96篇
能源动力   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的能源工业中,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70%左右,预计到2050年还将占50%以上.因此,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上行通风网络火灾中并联旁侧支路风流逆转次序的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包含3条并联支路的小型模拟实验台.在其中1条支路中设置了燃烧器,用来模拟火灾支路;另两条模拟旁侧支路.取旁侧支路长度及初始风速(点火前的风速)的不同组合,分别进行模拟实验.利用热线风速仪和烟迹观测了两条旁侧支路中风流逆转的过程.结果表明:上行风流火灾中两条并联的旁侧支路可以在不同时刻发生风流逆转;风流逆转次序取决于两条支路长度与初始风速的乘积之比;长度与初始风速乘积较小的支路将较早发生风流逆转.  相似文献   
3.
超前瓦斯排放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煤层超前钻孔的防突机理,比较和分析了超前瓦斯排放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3种测定方法,选择钻屑量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使用钻屑量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测定排放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壁面粗糙度对瓦斯爆炸火焰波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壁面粗糙度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规律的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壁面粗糙度对瓦斯爆炸过程的影响很大,相比光滑管道,粗糙管的火焰速度大幅度提高;对于管道终端闭口系统和开口系统的瓦斯爆炸过程,壁面粗糙度对两种系统的影响规律是一致的,影响程度比较接近.基于壁面粗糙度对瓦斯爆炸影响的实验结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壁面粗糙度对高速传播的火焰区的影响,并对实验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因此,在矿井开拓中,应尽可能减小巷道壁面的粗糙度.研究结果对指导现场如何防治瓦斯爆炸,减轻瓦斯爆炸的威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湍流的诱导及对瓦斯爆炸火焰传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巷道面积突变和巷道分叉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加速环研究了巷道支架对瓦斯爆炸传播规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湍流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管路分叉,面积突变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规律有重要影响,导致产生附加湍流,使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的传播速度迅速增大;在管道内装加速环,将使瓦斯爆炸过程中湍流度加剧,火焰的传播速度更大,激波生成的位置。最大点位置前移。强度增大,研究结果对指导现场防治瓦斯爆炸和减轻瓦斯爆炸的威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割缝预抽后煤瓦斯吸附特性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割缝预抽后煤瓦斯吸附特性的变化特征,以杨柳煤矿10煤层7个煤样为研究对象,采用甲烷等温吸附实验测定煤样的Langmuir方程吸附常数a和b,通过压汞实验和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的有机结合,表征煤样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煤样与割缝孔距离的增大,吸附常数α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吸附常数b的变化趋势则相反,但与甲烷等温吸附曲线的曲率变化趋势一致.(2)随着煤样与割缝孔距离的增大,煤样孔径分布发生显著的变化,吸附孔孔容比从33.27%增大到55.38%,比表面积从7.254 m2/g增大到9.856 m2/g.(3)割缝预抽后,煤样参数曲线(Langmuir方程吸附常数、吸附孔孔容比和比表面积)的变化幅度均呈现出平缓→急剧→平缓的趋势,具有有界性和非线性的特征,符合Boltzmann方程.割缝预抽后煤瓦斯吸附特性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分区特征:变化显著区(小于1.8 m)、变化过渡区(1.8~4.5 m)和变化不显著区(大于4.5 m).(4)割缝预抽后煤体瓦斯压力下降,有效应力增大,进而控制煤体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可以为煤层水力割缝增透实践提供可靠的基础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影响煤层瓦斯抽放的因素及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煤层瓦斯抽放是解决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瓦斯含量高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目前我国煤矿中的多数矿井瓦斯抽放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深入研究煤层瓦斯抽放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矿井瓦斯抽放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煤层的渗透率、钻孔直径、钻孔间距以及抽放负压对矿井瓦斯抽放的影响。认为煤层的渗透率是影响矿井瓦斯抽放的主要因素,钻孔间距和抽放时间也是影响煤层瓦斯抽放的重要因素。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煤层透气性的影响因素。认为煤层透气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煤体所受的应力,并得出了煤体渗透率 K 和围压力σ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煤巷卸压槽及其防突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弹塑性力学、相似理论、岩体力学等知识,探讨了煤巷卸压槽的防突作用机理;并进行了实验室的模拟试验,得出了煤巷卸压槽开挖后煤体周围应力分布状态。研究表明:煤巷卸压槽能够防止煤和瓦斯突出的必要条件在于卸压槽开掘后应能形成较大范围的卸压区。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瓦斯抽采钻孔密封材料的封孔性能,研发了PD系列封孔材料,使用FEIQuantaTM 250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与钻孔壁结合特征及其向钻孔周边渗透情况,并建立了钻孔周边缝隙流体泄漏模型进行理论验证。该PD系列材料在潞安集团常村矿的现场试验表明其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高突煤层在采用钻孔消突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喷孔现象,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目前,国内外关于钻孔喷煤量的计算一直没有合理的方法,对防喷孔装置的设计造成一定的不便。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高突煤层钻孔喷孔理论模型,将喷孔过程中喷出的煤粉量化,推导出钻孔喷孔过程中煤体喷出速度和喷出量的解析解,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对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从而定义一种通过喷孔时间及相关可测参数计算实际喷煤量的方法。研究成果对高突煤层钻孔消突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