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泥蚶无公害养殖水体中铜、铅、镉安全限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制定我国无公害泥蚶养殖规范中铜(Cu)、铅(Pb)、镉(Cd)的安全限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泥蚶为实验生物,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其对铜、铅、镉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泥蚶体内铜、铅、镉的动态监测和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监测结果的非线性拟合,求泥蚶富集铜、铅、镉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结果 泥蚶对铜、铅、镉的生物富集和排出都很缓慢,对铜、铅、镉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457.3、1 712.6、1 873.7,依次是镉>铅>铜;铜、铅、镉在泥蚶体内的生物学半衰期B1/2分别为39.4、106.6、91.2 d.结论 参考我国农业部无公害蚶标准NY 5135-2005及NY 5073-2001标准中关于铜、铅、镉的安全限量,通过BCF计算可得到泥蚶养殖水体中铜、铅、镉的安全限量.  相似文献   
2.
李学鹏  段青源  励建荣 《食品科学》2010,31(17):457-461
以抽样调查的贝类产品中镉含量数据为依据,从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等方面对贝类产品中重金属镉的危害及污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所调查贝类中镉含量是超标的,但是食用人群镉的理论最大周摄入量(TMWI)低于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提出的镉的暂定每人每周允许摄入量(PTWI),因此,被调查区域贝类的食用对人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本文在危害分析的基础上,对现行国家标准贝类中镉限量进行了探讨,为标准修订和指导消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GC-MS测定2013年~2014年不同季节宁波市居民日常食用29种水产品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析季节性富集规律,并估算宁波市居民食用水产品的PAHs暴露量,评估水产品中PAHs的人体健康风险及不确定性。研究发现,水产品中16种PAHs总含量(以湿重计)分别为(46.31±40.19)ng/g(春季)、(46.01±22.20)ng/g(秋季)、(31.93±19.13)ng/g(冬季)、(30.70±24.41)ng/g(夏季);城镇和农村居民食用水产品造成的PAHs暴露量分别为(4584.01±1212.68)ng/d和(3523.81±932.21)ng/d;城镇和农村居民终身增量健康风险分别为(5.27±5.78)×10-5和(2.94±1.81)×10-5,高于USEPA建议的可接受风险(1.0×10-6),而低于较高的致癌风险(1.0×10-4),表明宁波居民食用水产品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应予以关注。居民食用水产品造成的PAHs致癌风险不确定性变异系数农村(0.20)高于城镇(0.16),ED是风险评估中需要控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三疣梭子蟹酚氧化酶的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酚氧化酶在pH7.8~8.4时最稳定,最适pH 值为8.2。温度55℃时,酚氧化酶活力最大,在25~40℃时,热稳定性最好。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温度为30℃,pH7.2 时,米氏常数Km=0.531mol/L,最大反应速率0.049 A530nm/min。选用的12 种抑制剂对三疣梭子蟹酚氧化酶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以植酸抑制效果最强,焦亚硫酸钠、L- 半胱氨酸、草酸次之,抗坏血酸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对宁波市场销售的3种常见食用鱼类——大黄鱼、带鱼和马鲛鱼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残留量进行分析与评价,探讨PCBs污染物在鱼类不同部位中的组成特征并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3种鱼肉中PCBs含量由大到小分别为大黄鱼(3.82±1.20)μg/kg、带鱼(2.00±1.32)μg/kg和马鲛鱼(1.36±0.40)μg/kg。其中,带鱼中PCB52含量最高,为(0.78±0.07)μg/kg,马鲛鱼和大黄鱼均以PCB153含量最高,马鲛鱼为(1.59±0.10)μg/kg,大黄鱼为(0.33±0.09)μg/kg;3种鱼类不同部位PCBs平均含量由大到小分别为皮(3.87μg/kg)、性腺(2.57μg/kg)、肝脏(2.53μg/kg)、鳃(1.95μg/kg)和肌肉(1.57μg/kg)。根据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关于海产食品中PCBs允许限量(不大于0.5 mg/kg)的规定,3种鱼类中PCBs残留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段青源 《绿色包装》2023,(6):112-115
产品包装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包装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人们越来越关注绿色、健康、天然、可持续发展、个性化设计的食品包装设计。因此,仿生的、天然的生物元素深受现代设计师大力推广,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仿生设计更能够实现现代推崇的绿色设计。仿生设计为现代食品包装设计提高供了设计源泉,在融合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使食品包装设计更具有新颖性。通过研究仿生设计的形态、结构、颜色和其他特征,寻找可用于食品包装设计参考的设计因素,使天然仿生设计更好地出现在食品包装中。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多氯联苯(PCBs)污染物在宁波市售海产品中的组成规律及季节变化特征,按不同季节采集10种宁波居民主要食用海产鱼类,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其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残留量,并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PCBs的残留质量分数为0.06~3.98μg/kg,其中PCB-52和PCB-153为主要组分。PCBs含量分布特征为秋季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宁波市售海产品中多氯联苯残留量水平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食用上层鱼的健康风险CV值小于食用下层鱼,PCBs监测是风险评估需要控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鱼皮肤主要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固相萃取技术,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和定量测定了大黄鱼皮肤主要色素。样品经丙酮和石油醚(v/v=4∶3)提取,加Na OH-甲醇溶液皂化反应后,经LC-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洗脱剂为乙腈-甲苯(v/v=3∶1),液相色谱柱为ZORBAXEclipse XDB-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v/v=9∶1),流速1.0m L/min,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474nm,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大黄鱼皮肤主要色素为叶黄素,占比为50%以上,并含有少量的角黄素、虾青素及其他色素;且各色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0、0.9991和0.999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4.26%~96.56%、83.28%~92.79%和85.61%~94.3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5%~5.78%、3.52%~7.28%和3.02%~6.55%,检出限分别为0.43、0.59、0.82mg/k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