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6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X射线能谱仪/波谱仪校准用铝铜薄膜铜元素含量标准物质,使用电子探针对研制的铝铜薄膜铜元素含量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稳定性检验,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对标准物质的铜元素含量(wt%)进行了定值,分析了名义值为49.5%的铝铜薄膜标准物质铜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评定了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研究结果表明:标准物质样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标准物质的铜元素含量标准值为49.46 wt%,扩展不确定度为0.98 wt%(k=2)。研制的X射线能谱仪/波谱仪校准用铝铜薄膜铜元素含量标准物质,满足了X射线能谱仪/波谱仪定量分析过程中的校准需求,填补了X射线能谱仪/波谱仪校准用标准物质的国内空白,为我国科研产业的铜元素含量定量分析提供了量值保障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岩爆等级预判是进行岩爆灾害预警的重要基础,而岩爆本身的复杂性给岩爆预判带来了很大困难,为实现岩爆等级快速、准确地预判,采用声发射测试技术获取不同方向(纵向、斜向和横向)岩石的标准试样(直径为50mm、高度为100mm)在室内单轴压缩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基于不同方向试件主破裂前的累积声发射能量Eq与最终破裂后的累积声发射能量E之比分别提出相应的岩爆等级预判新方法,并将预判结果与实际岩爆等级、传统方法的岩爆预判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不同方向试件Eq/E值的岩爆等级预判结果准确率均达到80%,与实际岩爆等级吻合性较好;与传统岩爆预判方法相比,基于Eq/E值的岩爆等级预判结果更为可靠;使用不同方向试件Eq/E值进行岩爆等级预判时,预判结果的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纵向、斜向和横向。研究结果对于岩爆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浓度和点火位置对氢气-空气预混气爆燃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了氢气-空气预混气在透明方管内的爆燃实验研究,分析在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狭长空间内,浓度和点火位置对氢气-空气预混气爆燃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氢气浓度和点火位置对火焰锋面结构以及发展有重要影响;各当量比条件下,均在距封闭端100 mm位置点火时反应最为迅速;在极贫燃或极富燃条件下,点火位置对火焰发展影响更大。氢气浓度与点火位置共同作用于压力波形,以距封闭端300 mm点火位置为界,分别在管道前后两段点火时,不同当量比条件下超压波形呈现复杂变化。超压峰值对氢气浓度具有极强依赖性,并且浓度对爆燃超压的影响程度远大于点火位置;在各点火位置下,均在Φ = 1.25时获得最大超压;最大超压对应的点火位置取决于当量比。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粉体作用下瓦斯爆炸火焰与压力的耦合规律,在5 L石英管道中开展了不同浓度NaHCO_3抑制瓦斯爆炸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粉体浓度的升高,瓦斯爆炸压力波形逐渐由单峰曲线向双峰曲线过渡;高浓度粉体抑爆下,单位体积内粉体小颗粒较多,小颗粒快速分解抑制火焰传播,使粒径较大的粉体有较长的时间吸热分解,进一步抑制火焰的发展;火焰传播中后期,大颗粒粉体沉降造成空间内粉体分布不均,形成粉体浓度较低的燃烧区、浓度较高的粉体沉降汇集区和低浓度的小颗粒悬浮区,影响粉体中后期的抑爆效果;火焰前锋速度与爆炸超压随时间变化曲线的线形相似,火焰前锋速度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管内燃烧强度,但瓦斯爆炸超压的升降并不完全取决于火焰前锋速度的变化;当火焰前锋速度较大时,短暂的速度降低不会立刻造成爆炸超压的减小。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化工产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有效地推进了我国现代化的社会建设进程,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却也遭到了极大破坏,长此以往势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而近年来在人们环保理念不断强化的当代社会,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鉴于此,主要阐述了焦炉烟气的特征,并对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及控制技术进行了全面探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含钛铁矿高炉冶炼中Ti(C,N)随物化条件变化的生成规律与分布趋势,引入Ti(C,N)的非理想状态,应用Wagner公式和改进的MIVM(M-MIVM)计算了Ti在碳饱和的Fe-C-Ti熔体中的溶解度。研究了Ti(C,N)从Al_2O_3-CaO-SiO_2-TiO_2熔渣中形成的临界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引入Ti(C,N)的非理想状态后,Ti在碳饱和Fe-C-Ti熔体中的溶解度、从熔渣中生成Ti(C,N)固溶体TiO_2平衡含量的计算值均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计算效果均优于前期的研究;在高炉冶炼过程中,适当降低炉缸区域的温度、提高炉渣碱度、降低渣中Al_2O_3含量、提高炉气总压、降低氮气分压均可抑制碳氮化物的生成;所设计的相平衡研究方法合理可行。研究可为含钛物料高炉冶炼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亚磊  王娟 《四川建材》2019,(10):204-206
对2018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土地绩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因子和聚类分析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开发呈现地域上的差异,土地资源的利用开发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大体上可以将31个省市自治区分成三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粉体作用下瓦斯爆炸火焰与压力的耦合规律,在5 L石英管道中开展了不同浓度NaHCO3抑制瓦斯爆炸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粉体浓度的升高,瓦斯爆炸压力波形逐渐由单峰曲线向双峰曲线过渡;高浓度粉体抑爆下,单位体积内粉体小颗粒较多,小颗粒快速分解抑制火焰传播,使粒径较大的粉体有较长的时间吸热分解,进一步抑制火焰的发展;火焰传播中后期,大颗粒粉体沉降造成空间内粉体分布不均,形成粉体浓度较低的燃烧区、浓度较高的粉体沉降汇集区和低浓度的小颗粒悬浮区,影响粉体中后期的抑爆效果;火焰前锋速度与爆炸超压随时间变化曲线的线形相似,火焰前锋速度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管内燃烧强度,但瓦斯爆炸超压的升降并不完全取决于火焰前锋速度的变化;当火焰前锋速度较大时,短暂的速度降低不会立刻造成爆炸超压的减小。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嵌入式系统不支持本地调试且开发周期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PC机控制嵌入式系统的远程调试方案;对嵌入式系统远程调试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其工作原理作了详细说明,介绍了调试器基本功能的实现过程;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嵌入式系统调试过程中受限于系统自身资源与空间的问题,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在FPGA中以CIC抽取滤波器及CIC补偿滤波器实现的抽取滤波结构。该结构以时间换空间的设计思想实现,最大可能的减少了硬核乘法器数量。同时结合FPGA资源分布特点,提出了以嵌入式RAM单元为核心的实现方法,极大减少了逻辑单元消耗,优化了资源分配,以最合理的资源消耗,实现了很高的滤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