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发本质安全的化工过程,是从本质上解决化工过程安全问题的途径,对避免重大化工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原理及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重点从本质安全及其原理,本质安全原理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得出化工过程本质安全主要的发展方向有:化工过程生命周期中优先选择提升本质安全的方案,将本质安全原理转化为可操作性强的系统性规则,有利于实现本质安全设计;通过深入研究过程失效机理和综合评定方法,权衡本质安全原理之间的利弊,为本质安全原理的综合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稠油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它的降粘机理,论述了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和使用的各种高粘度重质稠油开采的新方法,包括火烧油层法、水热裂解法、磁降凝降粘开采技术、声波技术、地震开采技术、井下催化反应法以及上述几种方法同时并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了本质安全及典型的指标型本质安全评价方法,阐述了i-safe法的结构及其评分体系;应用i-safe法分别评价了生产EDC过程的直接氯化法和氧氯化法,得到它们的本质安全指标值分别为66.76;结果表明直接氯化法的本质安全指标值较低,即其本质安全性较高,主要原因是氧氯化法采用了危害性的原料,且其反应条件较苛刻,反应热的值较大。本研究应用i-safe法的评价结果为选择安全性良好的EDC过程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葛春涛  曾浩生 《广州化工》2013,(17):260-262
将模糊方法应用于过程安全评价,阐述了模糊评价方法的指标结构及其评分体系,应用该方法分别评价了LNG与空气换热,LNG与污氮换热,LNG与氮气、空气换热三个LNG冷能回收方案,得到它们的总指标值分别为5.2174,5.1224,4.8614,通过分析得出LNG与氮气、空气换热方案的本质安全性最高,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方法能够提高指标取值的精度,从而提升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对二甲苯由于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特性而备受人们关注。选取某公司盛装对二甲苯的储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定泄漏场景,对泄漏事故后果进行模拟分析。分析了泄漏后物质浓度在空间距离的分布情况,发生喷火、池火后的热辐射范围以及发生爆炸后的危害区域分布。模拟结果为人们预防和控制事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胜利油田的高黏度稠油用硫酸进行磺化,在磺化过程中加入了催化剂,制成了磺化稠油。实验得到磺化稠油的最优配制条件:煤油与稠油质量比为4∶5,硫酸质量分数55%,加入量为稠油质量的4%,催化剂的加入量为稠油的5%,磺化温度小于20℃,反应时间2 h。再将磺化稠油与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研制出磺化稠油降黏剂。将少量所制备的磺化稠油降黏剂在50℃下加入到胜利油田所提供的黏度为45 000 mPa.s的高黏度稠油中,其黏度降至850 mPa.s,降黏率为98.1%。  相似文献   
7.
葛春涛  肖源  王平  王涛 《广州化工》2011,39(18):135-138
首先介绍了本质安全及典型的指标型本质安全评价方法,阐述了i-safe法的结构及其评分体系;应用i-safe法分别评价了生产EDC过程的直接氯化法和氧氯化法,得到它们的本质安全指标值分别为66,76;结果表明直接氯化法的本质安全指标值较低,即其本质安全性较高,主要原因是氧氯化法采用了危害性的原料,且其反应条件较苛刻,反应热的值较大。应用i-safe法的评价结果为选择安全性良好的EDC过程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均相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均相催化的最新进展,包括均相催化氧化、烯烃聚合均相催化、加氢均相催化、均相催化多相化新进展及均相催化机理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过程工业生产装置的重大工艺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如何提高装置的工艺安全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从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提出在有条件的中央企业进行HAZOP分析,并下达了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其中对积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功能梯度材料的概念和产生背景,以及功能梯度材料的各种制备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回顾了近年来圆筒容器用功能梯度材料应力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功能梯度材料的发展趋势。同时着重论述了功能梯度材料在圆筒容器中的应力、应变分析研究现状及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