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从焊接防腐、焊接强度等方面介绍了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焊接的特点及焊料焊材的选用。从实际应用和技术实践方面,提出和规范了笔者所在企业的焊接工艺流程和企业标准,明确焊料焊材选用和技术处理应用的适用性和重要性,以期为铝制板翅式换热器产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实际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环境温度对液压油冷却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文  董文玉 《工程机械》2003,34(10):39-39,44
1 概述在工程机械使用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夏天工作状态良好的油冷却器,到了冬季却出现了漏油甚至爆裂的现象,产生故障往往北方居多。究其原因,是由于环境温度降低,使油粘度加大,流阻增加所造成的。比如说,对同一油冷器,如果处在冬夏温差较大的地区,到了冬季,油的运动粘度值会成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增加,由此带来的流阻变化对油冷却器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系统中没有过压保护装置(如温控阀等),压力就会持续升高,因为油冷器的承压能力较低,最终会使系统中的总压力超出换热器的试验压力,就有可能在耐压比较薄弱的部位产生破裂,漏油。要解…  相似文献   
3.
根据岩心资料、测井分析进行了河坝地区嘉二段储层特征分析。河坝地区嘉二段储层的岩性主要为砂屑(鲕粒)云岩、粉—细晶云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其中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进一步对储层的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沉积环境不仅控制储层的发育分布,同时还影响了成岩作用的进程,同生期暴露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和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发育具有建设性作用,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可以提供部分储集空间,也能沟通其他各类孔隙。  相似文献   
4.
田甜  薛梅  董文玉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11):126-129,171
白云岩储层是四川盆地现今最重要的储层之一,而白云岩在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广泛分布,它是主要的储层。利用野外地质实测资料和室内分析物化资料,分析了川东南地区灯影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及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区内储层发育具有明显的岩石选择性,主要发育于藻白云岩、颗粒白云岩及粉一粗晶自云岩中;灯影组白云岩...  相似文献   
5.
根据前人研究,结合研究区钻井(岩心、测井)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将川北河坝地区嘉陵江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依次称为下部三级层序、上部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仅发育保存了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并且阐明了三级层序关键界面的识别标志及三级层序特征.同时,进一步将该组划分为6个四级层序和15个五级层序,简述了高频层序发育特征.建立了以上部三级层序顶界为拉平面的三级层序及高频层序对比格架.横向上,三级层序及高频层序发育厚度变化不大,比较稳定,横向对比性好;纵向上,下部三级层序海侵体系域沉积厚度相对上部三级层序较厚,而高水位体系域沉积较之要薄.  相似文献   
6.
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及研究方法.根据钻井(岩芯,测井)资料.结合岩石学特征分析,将研究区飞仙关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16个四级层序和31个五级层序。并建立了以飞仙关组顶部为拉平面的三级层序及高频层序的格架对比。显示出了横向对比性好,层序厚度变化起伏不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盐下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分布的强非均匀性、储集空间连通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多期次的油气充注成藏,导致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奥陶系油藏的油水关系复杂,油水分布规律不够清晰。针对此问题,通过对塔河油田盐下各类流体资料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流体的分布和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露头剖面、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垫江—万县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总体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由于峨眉地裂运动的影响,造成垫江—万县地区具有"两台-两槽"的特征。在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研究沉积相的展布规律,发现受开江—梁平海槽的控制,长兴组时期发育较为对称的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及斜坡相。长兴组2个三级层序高水位体系域沉积时期,台地边缘相带内发育的生物礁、生屑滩及潮坪相为有利相带;海侵体系域沉积时期,只有上部三级层序台地边缘发育了一定规模的礁滩体。因海退的影响,上部三级层序发育的台内礁滩体与下部三级层序发育的台内礁滩体相比,具有向研究区北东方向迁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川东南涪陵地区长兴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川东南涪陵地区长兴组沉积构造背景认识的基础上,以Vail 的经典层序地层学和Cross 的高 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为指导,采用野外露头、岩心及测井等多种分析手段,通过对层序界面、相序、 叠置结构、测井曲线等的综合识别分析,将川东南涪陵地区长兴组划分为2 个三级层序。进一步研究了 涪陵地区层序格架内长兴组沉积相垂向及平面上的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从层序演化的角度研究了长兴组沉积时期礁滩体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长兴组下部三级层序海侵体系域(TST)时期涪陵地区礁滩体不发育,高水位体系域(HST)时期礁滩体较发育;上部三级层序沉积时期礁滩体均有发育,TST时期礁滩体的发育规模明显小于HST 时期的礁滩体规模。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泸州古隆起地区嘉陵江组时期广泛发育的台内滩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以该区嘉一—嘉二段为研究对象,通过钻井剖面的测井、录井、岩心资料及野外露头的综合分析,认识到层序内不同体系域时期台内滩类型、纵向演化及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海侵体系域时期,短暂海退成滩,滩体规模较小,平均厚度为1.8m,滩体多位于古隆起核部,且多在雏滩发育期因海侵淹没而结束;高水位体系域早期,为该区滩体发育的主体时期,海退成滩,以发育鲕粒滩和砂屑滩为主,滩体范围广,古隆起核部及斜坡均有发育,平均厚度可达3.8m,滩体发育晚期因暴露而终止;高水位体系域晚期,海退背景下短暂海侵成滩,以发育鲕粒滩和砂屑滩为主,平均厚度为3.4m,滩体主要分布在古隆起斜坡地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