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化污泥絮体细小沉降性差且机械脱水难度高。本实验利用生化污泥吸附性强、沉降性好的特点,选择适当比例与物化污泥进行混合微曝气,明显改善物化污泥沉降性,混合污泥的SV30从87%降至37%,并经中试验证,经过4小时曝气,污泥浓度明显下降,减容率为30%以上。  相似文献   
2.
3.
4.
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印染废水为主的大型工业废水集中处理企业,为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并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任务,迫切需要对现有处理工艺进行升级改造,以提高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开展了强化混凝沉淀池/改良ABR/交又流好氧反应池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在整个试验期内该组合工艺对COD、BODS、SS、色度、NH3-N、TN及TP均具有极佳的去除效果,且对pH值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其中,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2%左右,对BOD5的去除率高达97.3%,对SS、色度、NH3-N、TN及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9.9%,86.1%、93.2%、87.5%及92.1%.各单元之间具有协同作用,确保了系统较佳的除污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辐照检测技术也需要更新,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能快速筛查不合格的产品,判断食品是否进行过辐照,以及辐照加工计量是否满足标准,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有助于食品安全管理.本文将结合辐照技术检测实践进行细致化分析,突出辐照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该技术的整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CO2驱替过程中,CO2溶于水中形成的酸性流体会对砂岩油藏发生溶蚀作用,从而改变油藏储层的物性,极大影响原油采收率。因此,进行砂岩油藏CO2驱静态浸泡实验与动态驱替实验,定量研究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2浸泡和驱替过程中溶蚀作用明显,随温度、压力的升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呈指数型增长。通过实验数据,得到温度、压力与孔隙度变化率和渗透率变化率关系的数学表征方程。借助数学表征方程,对长庆油田H3区块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块储层整体发生溶蚀作用,且注气井区域溶蚀程度更高。考虑溶蚀作用的原油采收率为26.08%,不考虑溶蚀作用的原油采收率为21.03%,原油采收率提高了5.05%。  相似文献   
7.
以长庆油田长8区块为例,采用室内静态实验与动态驱替实验,定量研究CO2驱过程中CO2与地层水在不同温度、压差、成垢离子质量浓度条件下产生的沉淀量,以及沉淀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表征模型.采用数学表征方程对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E300模块的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模拟了研究区块CO2连续...  相似文献   
8.
从微软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成千上万个组织正在使用维基系统来汇聚员工知识,推动内部协作。维基(wiki),作为一种开放的协作式写作工具,能充分利用大众群体的智慧,帮助人们迅速就某些问题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9.
卡拉赞巴斯油田东区具有埋藏浅、油层厚、储量丰度高、储层物性好及原油粘度大等特点,属于典型的浅层稠油油藏。针对该油藏特点,采取了蒸汽吞吐的开发方式,并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对浅层稠油多轮次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由于地层能量和油层厚度不同,各层系吞吐效果差异很大,地层能量越强,吞吐效果越好;吞吐初期峰值产量高,但产量递减快,低产期生产时间长,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周期产油量和回采水率明显上升;储层非均质性对蒸汽吞吐效果影响较大,非均质性越强,产油量越低;注汽强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最佳注汽强度为90~120 t/m;焖井时间过长,吞吐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0.
不同油藏压力下CO2驱最小混相压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原油体系的最小混相压力是影响CO2驱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随油藏开发阶段的不断深入,当油藏压力低于原始饱和压力后,溶解在原油中的溶解气会部分脱出。油藏流体组分及其高压物性也会发生变化,影响CO2-原油体系的最小混相压力,利用原始地层流体样品测试得到的最小混相压力不再适用。为此,以中国西部某油田8个典型区块为例,进行细管实验测试和多组分数值模拟,对不同油藏压力下的最小混相压力进行系统研究。与其他油田相比,研究区各油藏油样的C1摩尔含量较高,为31.12%~51.69%,平均为43.25%;C2-C6摩尔含量较低,为8.0%~18.48%,平均仅为11.3%。细管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原始地层压力下,CO2均与8个典型区块地层原油样品发生混相驱替,但不同区块CO2驱最小混相压力差异很大,其值为17.60~41.18 MPa。当油藏压力低于原始饱和压力后,CO2驱最小混相压力主要呈微小幅度下降的趋势。随脱气压力进一步降低,油相组分构成中,C1N2摩尔含量呈递减趋势、C7+和C24+组分呈递增趋势,而中间组分(C2和C3+)摩尔含量变化较小。在各级脱气压力下,脱出气体以C1为主,中间组分摩尔含量仅在最后一级脱气压力下急剧升高。CO2-原油混相带出现在注入CO2波及前缘靠近注入端的位置,混相带随着驱替的进行而逐渐变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