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阳离子聚丙烯酸酯乳液纸张增强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乳化剂,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氮气的保护下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阳离子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纸张增强剂。探讨了合成过程中阳离子单体用量、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纸张增强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湿部应用中增强剂用量、pH值、浆种与纸张增强效果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用量为6%、反应温度为80℃、乳化剂用量5%和引发剂用量0.75%时,乳液聚合物的增强效果最佳。增强剂的最佳使用条件为增强剂用量0.8%,体系的pH值为7。使用增强剂时,应先调体系的pH值,再加入增强剂以充分发挥增强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双烷基咪唑啉季铵盐在酸洗液中缓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电位极化技术及腐蚀失重法并采用自制酸雾测定装置对双烷基咪唑啉季铵盐在盐酸酸洗液中对A3钢有缓蚀、抑雾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缓蚀剂浓度、酸洗温度等因素对缓蚀率、抑雾率的影响以及双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规律,发现该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Frumkin吸附等温式,阐述了该缓蚀剂的缓蚀、抑雾机理。实验表明,双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的缓蚀效率较高(缓蚀率可达99.6%以上)、抑雾作用较强(抑雾率可达85%以上),且酸洗耗酸量低,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酸洗缓蚀抑雾剂,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前体溶液共混和原位聚合两种方法首先制备聚酰胺酸/BaTiO3前体膜,再经亚胺化得到高介电常数聚酰亚胺/BaTiO3复合膜.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BaTiO3粒子的粒径大小、填充方式等对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增加粒子的粒径、使用原位聚合法和采用双模式填充方法都可以有效提高复合膜的介电常数.使用单模式填充方法,由粒径为100nm的改性BaTiO3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膜,当BaTiO3的体积分数为0.5时,在10kHz电场中膜的介电常数可以达到45.  相似文献   
4.
Dendrimer的模板作用及其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dendrimer的模板作用及其用于制备金属、硫化物、合金及高分子等纳米粒子的研究现状,分析了dendrimer的种类和结构、代数、浓度及pH值等对纳米粒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乳液型纸张增强剂具有增强效果好,防水性能优越,可显著提高纸张的抗张指数、耐折度、耐破度等特点,就乳液型增强剂合成中常用的乙烯基单体比例、合成工艺条件等因素对纸张增强效果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结果发现,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在增强剂合成中均有一最佳范围,并采用预乳化滴加工艺得到的乳液对纸张的增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的BaTiO3粒子与聚酰胺酸溶液共混成膜、亚胺化后制备出高介电常数聚酰亚胺/BaTiO3复合膜.考察了BaTiO3粒子的体积分数、粒径大小、偶联剂的种类与用量、频率等对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使用偶联剂对BaTiO3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增加粒子的粒径都可以有效提高复合膜的介电常数,膜的介电常数随BaTiO3粒子的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由粒径为100nm改性BaTiO3制备的复合膜, BaTiO3的体积分数为0.5时,膜在10kHz电场中的介电常数达到35.  相似文献   
7.
高介电常数聚酰亚胺/钛酸钡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宝库  谢曙辉  徐又一  徐志康 《功能材料》2005,36(4):546-548,551
通过将聚酰胺酸溶液与硅烷偶联剂处理的钛酸钡(BaTiO3) 粒子进行溶液共混,亚胺化后得到高介电常数的聚酰亚胺/BaTiO3 复合膜。改性后的Ba TiO3 粒子可以均匀地分散在聚酰亚胺基体中, 制备过程中BaTiO3 粒子未发生经晶型改变,而聚酰亚胺分子链的堆积密度有所变化。复合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着BaTiO3 粒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50%(体积分数)时,介电常数可达35,介电损耗为0.0082(10kHz),而且在相当大的温度和频率范围内保持稳定,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高介电常数材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Li和Ti改性的氧化镍(LTNO)粒子,并通过前体溶液共混法首先制备聚酰胺酸/LTNO前体膜,再经亚胺化得到高介电常数聚酰亚胺/LTNO复合膜。研究发现,复合膜的介电性能可以通过调节LTNO的含量以及Li和Ti在LTNO中的比例来进行调控。选用按Li、Ni和Ti的摩尔百分比为0.30∶0.68∶0.02制备的LTNO粒子做填料,当其体积分数为0.4时,复合膜在100 Hz电场中的介电常数可以达到570。  相似文献   
9.
魏秀珍  朱宝库  谢曙辉  徐又一 《功能材料》2005,36(8):1242-1244,1250
通过Micheal加成和胺解的交替反应,制得末端基为氨基的聚酰胺-胺型树状分子(PAMAM);研究了第7代PAMAM(G7-NH2)在制备铜纳米粒子过程中的模板作用,通过紫外光谱和透射电镜表征了铜粒子的形成过程以及所得铜粒子的大小。结果表明,铜离子不仅与G7-NH2内部叔胺基形成络合物,还与树状分子外部的伯胺基形成络合物;在得到铜粒子的过程中,G7-NH2具有内模板和外模板作用,铜纳米粒子的尺寸随着铜离子与G7-NH2浓度比例的提高而增大;同时,由于铜纳米粒子为G7-NH2模板所包裹,使其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均匀性和稳定性。但在有氧条件下,铜粒子很容易被氧化为G7-NH2(Cu^2+)n络合离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