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能在满足高精度和高响应速度的前提下,实现对射频标签及读写器性能的自动化检测,构建了一种基于NI PXI硬件平台,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和LabVIEW软件进行开发的射频标签自动测试系统.实现了对读写器性能、标签性能和数据访问流程的自动化测试.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运行稳定可靠,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LabVIEW FPGA和R系列硬件的结合使用,不仅综合了FPGA的优势,同时保留了传统数据采集、处理和通信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未来构建天地一体化空间网络的需求,分析了载人登月网络的特点以及目前地面网络广泛应用的TCP/IP协议应用于载人登月网络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使用延迟/中断容忍网络(Delay/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DTN)体系来构建载人登月网络的设想,并设计了载人登月网络协议体系架构;最后通过在测试平台上进行真实的文件传递试验来对基于DTN技术的载人登月网络进行性能仿真,并对利克里德传输协议(Licklider Transmission Protocol,LTP)的参数进行理论上的优化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地月信道误码率较高的情况下,采用LTP segment大小为400 Bytes,相比于LTP segment大小为1400 Bytes、800 Bytes和100 Bytes,分别提高了17540 Bytes/s、4160 Bytes/s和47000 Bytes/s的有效吞吐量。  相似文献   
3.
大型镜面大误差范围相位恢复在位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基于相位恢复技术的新型镜面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大型光学镜面研抛加工过程中较高较陡的面形误差,为光学镜面加工中误差收敛的过渡阶段提供可靠的定量在位测量方法。文中构建了基于离焦光场的相位恢复测量系统并设计适用于大误差检测的相位恢复算法。分析了各种误差因素以及系统测量精度以及测量范围。对一面口径150mm球面反射镜进行了在位测量实验。相位恢复测量与干涉测量结果一致。理论分析和实验都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检测范围和相对精度满足加工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箭载无线收发系统由于涉及的产品和环节较多,且天线属于结构件又不便于状态监测,导致故障定位的难度通常较大;若能在进行箭载无线收发机设计时就设置全面、合理的遥测参数,作为划清与外部设备接口界面的依据,则可为系统故障定位提供更多有力支撑;基于对历次飞行试验中因遥测参数设置不合理造成故障难以定位案例的研究,从利于故障定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接收机中设置"灵敏度遥测"、"锁定指示遥测"参数和在发射机中设置"功率遥测"参数的建议;对于能够设置更多遥测参数的无线收发机,可以进一步考虑设置"电压监测"参数、"本振锁定"和"信噪比SNR"等参数;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遥测参数设置不合理对故障定位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遥测参数改进设计的具体方法,供后续开展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必须对信号进行信道编码以提高信噪比。TPC编码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编码复杂度较低的特点。针对适用于中国遥测PCM体制的TPC编码方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架构的TPC信道编码应用方法,并结合实际算例对编码增益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信噪比小于6 dB,误码率10-6的条件下,TPC编码提供了至少5dB的额外增益。额外增益随迭代次数增加而增加。在进行航天无线通信时,应兼顾增益需求和实时性,选择合理的TPC编码方式,以实现高码率抗干扰通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