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萘并萘醌类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萘并萘醌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化合物和聚合物的结构、光致变色机理以及应用前景做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水/倍半乙基氯化铝引发合成丁基橡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倍半乙基氯化铝为引发体系,采用溶液法制备了丁基橡胶(IIR),考察了溶剂配比、聚合时间和聚合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体积排斥色谱法/示差折光指数/多角激光光散射、核磁共振氢谱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产物进行表征,并与工业化产品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异戊二烯/异丁烯(质量比)为0.31%、倍半乙基氯化铝/单体(质...  相似文献   
3.
采用乳液模板自组装法通过界面缩聚制备了以棕榈酸(PA)相变材料为核、二氧化硅(SiO2)为壳的相变微胶囊,研究了不同核/壳质量比对PA/SiO2相变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相变储能性能、热稳定性和热循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核/壳质量比增加,PA/SiO2相变微胶囊呈现更完整的核/壳结构和更均匀的球形外观,其最佳核/壳质量比为60:40;所形成的微胶囊的最高相变储热能力可达98.78%;研究显示,致密SiO2包覆层的形成能够有效阻止相变芯材融化后的泄露和流失,同时也提升了相变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能,该相变微胶囊在快速热冲击下仍保持良好的形态稳定性,并展示了良好的相变可逆性和相变耐久性,该相变微胶囊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民用各领域的潜热储存和热管理。  相似文献   
4.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1,4-丁二醇为引发剂,将ε-己内酯与DL-丙交酯进行开环聚合制备两端带有羟基的ε-己内酯和DL-丙交酯共聚物(PCDLA-OH预聚物),然后以PCDLA-OH预聚物引发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两端为聚L-丙交酯链段,中间为ε-己内酯和DL-丙交酯共聚物链段的三嵌段共聚物(PLLA-b-PCDLA-b-PLLA),并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CDLA-OH预聚物中DL-丙交酯的用量越大,预聚物逐渐从部分结晶转变为无定形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升高。当DL-丙交酯与ε-己内酯的摩尔比为3/10,PCDLA-OH预聚物与L-丙交酯的质量比为1/5时,所制备的PLLA-b-PCDLA-b-PLLA的扯断伸长率为204%,拉伸强度为4.77 MPa。  相似文献   
5.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是一类电活性材料,可作为柔性致动器和传感器,因在仿生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成为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概述了IPMC的研究现状,包括IPMC的致动原理,基质膜材料的结构、制备及性质以及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工艺。基于材料组成结构对IPMC基质膜进行了分类,详细讨论了膜材料的化学结构与其质子交换能力、溶胀性、吸水率、致动力、形变性等性能的关系,并分析了各类材料的特点及局限性;讨论了IPMC电极制备方法及工艺,分析了电极制备方法与其性能的关系;通过归纳总结IPMC组成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改进IPMC性能的方法,并展望了该类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黑磷烯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新型二维纳米材料,所具备的窄带半导体性能特征,使其在场效应晶体管、光电子器件、自旋电子学、气体传感器及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黑磷烯用于聚合物阻燃已成为新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阐述了黑磷烯的制备技术及阻燃机理,详细介绍了黑磷烯作为阻燃剂用于环氧树脂(EP)、聚氨酯(PU)和聚丙烯腈等聚合物阻燃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黑磷烯阻燃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黑磷烯阻燃剂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的分类,综述了主链型聚砜质子交换膜、侧链型聚砜质子交换膜、无机掺杂复合型聚砜质子交换膜等聚砜类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全面阐述了磺化聚砜的形貌、结构对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聚砜类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全面阐述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对材料甲醇透过性、质子导电性等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甲醇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新型纳米材料黑磷呈二维折叠层状结构,具有独特的光电特性,其理论容量大、载流子迁移率高、氧化还原电位低、带隙可调,在电化学储能、光催化制氢、癌症靶向治疗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尤其是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因其高达2 596 mAh/g的理论比容量,已被作为锂离子电池与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可充电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之一。综述了黑磷在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旨在为后续黑磷的结构设计奠定基础,为储能领域蓬勃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0.
以聚醚砜(PES)为原料,采用氯磺酸(CSA)为磺化剂,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制备系列磺化聚砜(SPES),并以SPES为基质,二维黑磷(BP)为功能填料,采用溶液铸膜法制备了复合质子交换膜。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复合膜的吸水率、质子交换性、阻醇性等。结果表明,SPES的磺化度随反应温度、时间、磺化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大。BP的添加增强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质子交换性、阻醇性等综合性能。在相同测试条件下SPES基膜的甲醇渗透率为1.185×10-6 cm2/s,而5%(质量分数,下同)SPES/BP复合膜的甲醇渗透率仅为2.88×10-7 cm2/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