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MapInfo的车载GPS与GIS集成应用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车载GPS与GIS集成应用系统”的主要功能,讨论了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要技术问题。系统实现的GPS、GIS和Foxpo数据库在同一界面上的集成应用,为3S集成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介绍公共建筑给排水设计重要性的基础上,围绕供排水管道、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防系统等环节,探讨了公共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相关要点,同时结合金利来生活馆给排水工程实际案例,进一步分析了公共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可以为公共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实践工作开展带来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钻爆法根底超欠挖问题以及提高炸药在爆破中的做功能力,提出了一种螺旋管聚能药包。为验证此药包的爆破优势,设计了钻孔爆破试验,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和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药包,螺旋管聚能药包的炮孔利用率提高7.2%、扩孔率提高8.4%,并且残留炮孔内壁有径向侵彻缝,致使裂缝沿径向发展,进而使水泥砂浆试样出现层裂,有助于产生平整根底。数值模拟显示了螺旋管药包形成射流和侵彻过程,得到靶板受力规律。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将螺旋管聚能药包装填于炮孔孔底,爆破后根底高度平均比普通装药低3.6%,根底高度标准差比普通装药少37.5%。研究成果在爆破工程应用中有很大价值,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爆破效果,适合在矿山开采、井巷掘进等工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建设不断变化与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设,随着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于生活居住环境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在不断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节约环保建筑的质量。文章主要针对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并根据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大型露天矿山爆破振动对周边构筑物的影响,采用底部空气柱装药结构爆破减振技术。通过公式推导,找出岩石爆破中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装药结构轴向不耦合系数的关系式。采用底部空气柱装药水下爆炸实验,研究峰值压力、冲量、比冲击波能与空气柱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空气柱长度增加,可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峰值压力,有效降低爆破振动。在舟山绿色石化二期矿山开采爆破工程中,当填塞长度、装药量相同时,通过底部空气柱长度递减的对比实验,采用逐孔爆破技术可清楚得出底部空气柱装药结构能够有效降低爆破振动。  相似文献   
6.
为得到韧性粉末在动态压缩下的力学行为,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对微米级铝粉进行了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动态压缩实验。利用高速摄像机和红外测温系统(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ITMS)分别记录散斑场的发展和动态加载过程中铝粉试样的表面温度。从10^(-4) s^(-1)~3600 s^(-1)应变率范围内,铝粉应变率效应明显。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结果表明,试样整体变形不均匀,压缩前期试样压实由颗粒平动主导,后期转变为颗粒旋转和滑移主导。ITMS结果表明,与固体材料温升特性不同,加载后铝粉试样的辐射温度仍然上升。在铝粉试样中,由于有大量孔隙,颗粒在应力波驱动下加速运动,冲击能转化为颗粒动能,试样进一步压缩后,孔隙减少,颗粒运动受到限制,动能转化为颗粒内能,试样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7.
介绍合成氨、硫酸等生产工艺中能量的分布,提出按质用能,分级用能和节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用碘液吸收法及热天平法研究了高锌铜精矿硫酸化焙烧的动力学过程。表明:反应在头50分钟内已基本完毕。反应复杂,是一组三级反应。其表观活化能约为4.76大卡/克分子,过程的决定步骤在扩散区。  相似文献   
9.
为得到韧性粉末在动态压缩下的力学行为,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对微米级铝粉进行了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动态压缩实验。利用高速摄像机和红外测温系统(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ITMS)分别记录散斑场的发展和动态加载过程中铝粉试样的表面温度。从10-4 s-1~3 600 s-1应变率范围内,铝粉应变率效应明显。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结果表明,试样整体变形不均匀,压缩前期试样压实由颗粒平动主导,后期转变为颗粒旋转和滑移主导。ITMS结果表明,与固体材料温升特性不同,加载后铝粉试样的辐射温度仍然上升。在铝粉试样中,由于有大量孔隙,颗粒在应力波驱动下加速运动,冲击能转化为颗粒动能,试样进一步压缩后,孔隙减少,颗粒运动受到限制,动能转化为颗粒内能,试样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合成氨各种原料造气工艺路线,比较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及技术经济指标,提出云南省用煤为原料的合成氨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