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介孔材料制备定向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近年来采用介孔材料制备定向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包括介孔材料的合成及介孔材料在制备定向碳纳米管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采用合成介孔材料的模板剂石墨化及介孔材料作为载体制备定向碳纳米管的方法,探讨了模板剂种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定向碳纳米管生长的影响和定向碳纳米管生长的介孔限制机理,并提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CO在超细SnO_2和Pd/SnO_2上的催化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SnO2粉体和负载Pd催化剂。考察了CO催化氧化活性、稳定性及焙烧还原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SnO2及负载Pd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活性明显优于一般SnO2,它们的最佳焙烧温度和适宜的还原温度分别为600℃和50℃。  相似文献   
3.
反应介质对二氧化硅在碳球表面包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改善碳球表面惰性,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碳球表面包覆二氧化硅,考察了介质条件对包覆效果的影响。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不同介质中得到的样品进行对比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碱性介质更有利于二氧化硅在碳球表面的包覆,所得复合物球表面光滑、包覆层厚且厚度均一,焙烧除去碳球核后得到空心二氧化硅球,并分析了碳球表面二氧化硅的包覆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尿素均相共沉淀法,将Cu、Mn原位掺杂进NiTi-LDH层板制备了NiCuTi-LDH和NiMnTi-LDH前驱体,经焙烧衍生构筑NiCuTi-LDO和NiMnTi-LDO催化剂,借助XRD,H2-TPR,NH3-TPD和XPS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Cu、Mn的引入对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NiTi-LDO催化剂,Cu、Mn原位掺杂有效增加了催化剂中可还原物种的含量,提升了镍钛基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进而呈现出更好的低温SCR活性。NiCuTi-LDO催化剂在180~330℃范围内NOx转化率超过90%;NiMnTi-LDO催化剂进一步拓宽了活性温度窗口(在150~360℃范围内NOx转化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5.
以葡萄糖、葡萄糖酸亚铁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原料,采用水热法结合退火处理制得磁性碳球。重点考察了水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对样品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X 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振动磁强计等对所制备的磁性碳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溶液浓度0.1 mol/L、葡萄糖酸亚铁质量浓度1.667 g/L、CTAB 质量浓度6.667 g/L、温度170℃、时间12 h 时,得到了粒径尺寸均一、表面光滑、形貌规整、分散性良好并且具有一定铁磁性的碳球,其平均粒径约为600 nm。此外,分析了磁性碳球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碳球在液相中的反应性能,采用HNO3/H2O2混合氧化剂氧化法对碳球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法等手段分析了氧化处理条件对碳球微观结构和引入的官能团种类的影响,并采用酸碱滴定方法对氧化引入的官能团的数量进行测定,同时考察了改性后的碳球在水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当HNO3和H2O2体积比为1∶1时,随氧化剂浓度的增加,含氧官能团的量增加,尤以羰基最为明显;相同氧化条件下,引入的羟基量明显高于羧基和羰基;当体积比由1∶1变为1∶3时,羟基含量增大,羧基和羰基含量下降,由此得出结论:氧化性强的HNO3有利于羧基和羰基的引入,而氧化性弱的H2O2有利于羟基的引入;采用体积比为1∶1的浓HNO3和H2O2处理在碳球表面引入了尽可能多的含氧官能团,为2.164 mmol/g,其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氧化条件实现碳球表面的可控改性,为碳球的进一步功能化修饰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脱油沥青(DOA)为碳源,二茂铁和两性共聚物P123(P123)分别为催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在甲苯溶剂中于450℃下反应4h,合成碳包覆纳米金属颗粒(CEMNPs)。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碳包覆纳米Fe3O4颗粒,其直径分布在100~300nm之间。研究机理表明产物是在二茂铁的催化作用及表面活性剂P123的组装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碳微球(CMSs)是非常重要的碳功能材料之一,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物化性能,是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用正硅酸乙酯作为前驱体对碳微球进行表面改性,利用改性后CMSs表面的羟基官能团与硅烷偶联剂KH-570进行反应,制备硅烷化修饰的CMSs,以期进一步合成温敏性聚合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对样品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化后的CMSs表面已接枝上双键,为CMSs的进一步功能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硝酸为氧化剂对碳球表面进行改性研究,通过红外光谱法和酸碱滴定法分别考察了硝酸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碳球表面含氧基团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处理可在碳球表面引入羧基、羟基等含氧基团.随硝酸浓度的增加,碳球表面羧基、羰基以及羟基等含氧基团的量上升;随浓硝酸处理时间的延长,羟基含量上升,羰基含量下降,羧基含量和含氧基团的总量先上升而后下降.用浓硝酸处理8 h时,羟基含量最高,为2.490 mmol/g;浓硝酸处理4 h时羧基含量和含氧基团总量最高,分别为1.289mmol/g和5.702 mmol/g.  相似文献   
10.
隔爆型375kW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井下综采机组常用的一种电动机,其特点是功率大,体积小,效率高,但存在一定的维修难度。大修后的电动机通常存在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等情况。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比较完善的维修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