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5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单过氧化邻苯二甲酸为环氧化剂,成功地在密炼机中实现了顺丁橡胶的原位环氧化。用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通过滴定分析方法测定了产物中环氧基团的含量。考察了反应时间对环氧化顺丁橡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和鉴别单增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威尔李斯特菌和格氏李斯特菌等常见李斯特菌的方法。方法 采用PCR-RFLP技术,首先通过引物“Lis1A-Lis1B”对李斯特菌属iap基因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大小约1.4 kb,然后用限制性内切酶DdeⅠ对PCR产物进行酶切,电泳观察具有种间特异性的酶切谱带进行鉴别。结果 上述5种李斯特菌的PCR扩增产物经内切酶DdeⅠ消化后,得到片段大小不同的,具有种间差异的特异性酶切图谱。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PCR-RFLP方法可以用于上述5种常见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和鉴定。  相似文献   
3.
陈信忠 《现代化工》2000,20(10):50-52
对近几年国内聚甲醛的消费和生产情况作了分析综述。零生产量与迅速增长的消费量和周边迅速增长的生产能力形成强烈的反差。市场期待和孕育着国内聚甲醛生产厂的出现。在分析了我国聚甲醛生产厂建议的趋向后 ,对国产聚甲醛生产厂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国外聚甲醛的生产和消费情况,分析了聚甲醛在日本发展迅速的原因,综述了国外的树脂生产技术、产品牌号开发和加工应用技术的新进展,可供国内聚甲醛研究和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贮存稳定的SBS改性沥青动态力学性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贮存稳定的SBS改性沥青的动态力学性能,比较了不同SBS用量,稳定剂用量及SBS的聚苯乙烯嵌段质量分数对改性沥青的耐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剂的加入增加了改性沥青在高温下的弹性,其温度敏感性明显减弱;SBS用量与稳定剂用量对改性沥青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影响显著,随SBS和稳定剂用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复合模量增大,损耗角正切随温度升高而趋于不变;在实验范围内,SBS的聚苯乙烯嵌段质量分数对加入稳定剂的改性沥青的动态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聚甲醛     
聚甲醛是一种原料价廉易得,产品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1959年美国社邦公司首先投入工业生产。近二十年来,聚甲醛的发展速度很快,现在世界总生产能力已超过20万吨,消费量在12万吨以上,被列为第三位大品种工程塑料。  相似文献   
7.
三氧六环共聚引发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信忠  胡企中 《塑料工业》1998,26(4):94-95,112
研究了三氟化硼丁醚络合物(BF3·OBu2)、高氯酸、高氯酸苯甲酯、氟磺酸、磷钨酸和引发剂A等引发剂对三氧六环与二氧戊环共聚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A是一种高效新颖的三氧六环与二氧戊环共聚引发剂,,它的用量对共聚反应有重要的影响。当引发剂A用量为2×10-5mol/(mol单体)时,聚合转化率、共聚物分子量和热碱值都较高,稳定聚合物收率比用三氟化硼丁醚络合物作引发剂提高了7%左右。  相似文献   
8.
作者考察了纤维素填料品种、用量及粒径、偶联剂品种及用量对改性聚丙烯(PP)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耐热性和吸水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采用了新工艺,得到了高纯度聚合单体三氧六环;共聚甲醛质量与性能明显提高;环保安全对策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10.
聚酰胺和双氰胺稳定聚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主抗氧剂Irganox245存在下,聚酰胺(PAT)和双氰胺(CG)稳定共聚甲醛(POM)的效果。研究表明PAT与CG并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当Irganox245用量为05%、CG03%、PAT01%时可达到最佳的稳定化结果,在220℃下加热1h共聚甲醛的热失重率仅为03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