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楂片中二氧化硫脱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试验以含硫山楂片为对象,研究了碱液浸泡、过氧化氢溶液浸泡、热水浸泡以及超声波处理对试样中二氧化硫脱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四种方法的脱硫效果均优于对照。频率40kHz,声强0.48w/cm^2的超声波处理的效果尤为显著,处理1h可使试样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降至国家标准限量要求以下,并且对感官品质无不良影响;热水浸泡也可以显著加快脱硫速度,并与温度呈正相关,80℃浸泡2h或60℃浸泡4h,二氧化硫残留量符合国标要求,无明显煮熟味;过氧化氢溶液浸泡脱硫效果显著,但对其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本实验未能做进一步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番木瓜粉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本文以番木瓜为原料,研究了其果汁粉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以Vc含量及其均质效果为指标得出喷雾干燥前处理优选工艺条件为:100℃热烫2min,15MPa压力下均质15min.以番木瓜粉的物性和感观评定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对比试验以及L9(33)正交优化试验,得出其喷雾干燥优选工艺条件为:麦芽糊精添加量为20%,进风温度为16 0℃,物料质量分数为12%,进料谜度20mL/min.冲调时以m(番木瓜粉):m(蔗糖):m(柠檬酸0=10:2:0.05的比例调配,90℃热水按照m(粉):V(水)=1:6进行冲调,得到的木瓜饮料风味最佳,且溶解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CFG桩(Cement Fly ash Gravel)],即在砂石桩中增加一定量的Ⅰ、Ⅱ级粉煤灰与少量水泥,成为一种具有粘结强度较高的半刚性桩。用这种桩形成的复合地基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充分发挥桩体材料的潜力,又可充分利用天然地基承载力,并能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材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受力性状及变形性状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短桩桩身变形模量对复合地基的受力性状影响较大,因此,对具体分析工程中的实际地基处理问题,应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绳索取芯在中深孔大角度钻孔中与人工定向钻探技术相结合,高精度中靶,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施工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气熔炼-铁模浇铸的方法制备了Cu-Cr-Ti合金铸锭,通过热轧-固溶-时效-冷轧工艺制备了带材。采用配备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EBSD)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检测手段对冷轧后的Cu-Cr-Ti合金的组织与性能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加工率增加,晶粒尺寸减小,位错密度增大,合金显微硬度升高;同时,变形中合金织构发生转变,随着冷轧的进行,{001}110旋转立方型织构减弱趋于消失,{112}111铜型织构先增强后减弱,{123}634 S型织构体积分数一直增加,当加工率达到90%后,S型织构成为主要织构类型。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Cu-Ni-Sn合金的导电率,系统研究了溶质元素(Ni,Sn)含量对导电Cu合金导电率和硬度的影响。通过对现有典型牌号Cu合金进行成分解析,发现在Ni、Sn原子比为3/1时合金具有高的导电率和强度,故本工作固定Ni、Sn原子比为3,改变Ni和Sn总量,设计了一系列三元成分合金;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工艺制备合金锭,随后进行1093K/1h固溶+65%~75%变形冷轧+673K/2h时效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固溶+变形+时效处理后的Cu合金的导电率随溶质元素(Ni+Sn)含量增加而降低,而硬度变化则呈相反趋势;系列Cu合金的弹性模量随(Ni+Sn)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由此,为使Cu合金的导电率不低于15.0%IACS、且保持一定的强度,溶质元素(Ni+Sn)含量应为10.0%≤y(Ni+Sn)≤16.0%(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2.0%≤w(Ni+Sn)≤18.0%)。  相似文献   
8.
结合武汉市三环线立交工程项目钻孔灌注桩施工实例,提出了穿越水文地质情况错综复杂的溶洞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掌握它的施工安全措施与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沥青基纳米球状炭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硝硫混酸为氧化剂,首先制备出水性中间相沥青AMP,然后在硅油与AMP形成的油包水乳液中,采用炭基溶胶-凝胶法制备沥青基纳米球状炭。利用 FT-IR、TG、TEM和XRD等分析方法,对AMP、炭原粉及沥青基球状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制备AMP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硝化、氧化和磺化反应,炭化制备纳米球状炭过程中硝基、羟基、羧基、磺酸基等官能团分解脱除;炭原粉的热解过程主要包含三个阶段,即脱水、脱除官能团和炭骨架的重排;所得沥青基纳米球状炭的球形度为95.9%,粒径集中在50 nm左右;球状炭的d002为0.3480 nm,球体为乱层石墨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